陶淵明(365-427)又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
別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官至大司馬;
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親早死,不知名。

陶淵明雖然祖輩世代為官,但由於不是門閥世族,
因而遭到貴族官僚的輕視。
陶淵明父親早死,家境更是日見衰落。
少年時代的陶淵明經常斷炊挨餓,穿著葛布單衣過冬,
為了生計不得不到處奔走。
但他志趣高尚,博學擅文,穎脫不拘,天真自得,很為鄉鄰和有識之士所欽重。

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
二十九歲的陶淵明第一次出任江州祭酒,
這是一個級別低微的小官吏。
陶淵明不堪忍受作小官的種種束縛和折磨,
沒幹多久就主動辭職,回家閒居。
後來州里又來召他作主簿,也被他辭謝了。
陶淵明賦閒在家六、七年,直到晉安帝隆安四年(400),
才來到荊州,在荊州刺史桓玄的手下充當幕僚,不到一年,他又因母親去世而辭職回家。

晉安帝元興二年(403)冬天,
桓玄在建康篡奪了帝位,把安帝遷徙幽禁在陶淵明的家鄉潯陽。
辭官在家的陶淵明依然過著躬耕隴田的生活。
第二年,劉裕與劉毅、何無忌等人聯合起兵討伐桓玄,
桓玄兵敗西走,把幽禁在潯陽的晉安帝也帶到了江陵。
陶淵明沿江東下,來到鎮軍將軍劉裕的幕府擔任了參軍。
時隔不久,他又轉入建威將軍劉敬宣的手下擔任參軍。
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八月,陶淵明被任命為彭澤(今屬江西)縣令。
陶淵明到任以後,命屬吏在公田裏全部種上糯稻,以便收穫後用來釀酒。
可是他的妻子卻堅持要種粳稻。
陶淵明便一頃五十畝種糯穀,五十畝種粳榖。
但他沒有等到糯稻或粳稻的收割,到官僅八十多天,就棄官不幹了。
原因是郡裏的督郵(郡太守的屬吏,時常代表太守督察縣鄉)要到縣衙視察,
按照慣例,陶淵明必須整裝迎候,他憤懣地說:
「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去巴結鄉里小人!」
就以妹妹在武昌病死為藉囗,自動辭職歸田。
臨行時,他寫了一篇《歸去來辭》表露自己的心情: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他以沉痛的自責,宣告與官場訣別。
不久雖被徵為著作郎,也堅辭不就。

從彭澤辭官以後,陶淵明度過了二十三年的隱居生涯。
在此期間,每逢農忙季節,陶淵明總要親自參加一些農家勞動,從中體味田園樂趣。
而在農閒之時,他除了吟詩作賦,撫琴賞花之外,
或與四鄰共話桑麻,或與隱居文人交往,
還和當時居住在廬山東林寺的佛教名僧慧遠一度結成了方外之交。
義熙四年(408)六月,他家遭到一場大火,
房屋被夷為平地,一家人被迫寄身船艙,直到秋天才移居南村。
兩年以後,陶淵明的家鄉又成了盧循與東晉軍激戰的戰場。
戰火延續了半年。動蕩的政局和連年的饑荒,使陶淵明的生計遭到了嚴重的威脅。
在貧困面前,他以節操自勉,毫無喜慍之色。
他嗜酒成癖,遇酒則飲,無酒亦吟詠詩篇不輟。

陶淵明的晚年,已由東晉轉入了劉宋。
宋文帝元嘉三年(426),檀道濟就任江州刺史,
特地到陶淵明家中,勸他出仕。
陶淵明毫不猶豫地回絕了。
臨別時,檀道濟準備送給他一些肉和糧食,
儘管這時陶淵明已經餓得只能躺在床上,還是揮手拒絕了這種嗟來之食。

元嘉四年(427)的秋天,陶淵明患了重病。
病中,他給自己寫下了《挽歌詩》三首和《自祭文》一篇,
總結了自己艱難困苦的一生,用灑脫達觀的態度,坦然面對死亡。
這年十一月,陶淵明在貧病交困中去世,終年六十三歲。

陶淵明給後世留下了一百二十多首詩歌和十多篇辭賦、散文。
他以質樸自然的藝術風格,獨創了田園詩的新形式,
把平凡的田園生活引入詩歌的藝術園圃,開拓了詩歌的新天地,
為中國詩歌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他的詩平淡之中有華釆,質樸之中含有無窮韻味。

陶淵明的詩,既有平和沖淡的一面,也有慷慨憤懣的一面。
他的《飲酒》詩第五首就隱約透露出對劉宋政權的鄙夷不屑,
既有諷諭現實人生的高潔之志,也借古抒志,謳歌了精衛、刑天死而無悔的壯志豪情。

陶淵明的詩歌、辭賦和散文千餘年來膾炙人囗,其影響當推六朝時期的第一人。
他的詩文在藝術上可稱“自然”,
在風格上說得上“真”,是古往今來唯一的一個這樣的詩人。
他的散文《桃花源記》是公認的千古名篇;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詩是人人推崇的極品。
他的詩大家都能看出是清淡而純真的,但有的人覺得欠雕琢,稱之為“渾金璞玉”,
有的人覺得不夠“文”,而北宋大詩人、大文學家蘇軾卻認為他的詩都是寶貝,
並且破天荒地開創了“今人與古人和詩”的先例,
為陶淵明詩中的109首寫了和詩!
不僅如此,他還用陶淵明的詩來給自己醫毛病:
「身上哪裏不舒服,就拿起來讀一首,還舍不得多讀。」
他還聲稱,陶淵明以後的詩人中沒有一個比得上陶淵明的。

陶淵明天生好道,本性自然,對塵俗的生活有一種本能的迴避,
特別喜歡山林中遠離塵囂的隱居生活;
他二十七歲詩開始田間耕耘,一生中絕大部份時間都是在田園生活中度過,
並且一遇農閒之時就喜歡關上柴門,一個人呆在空寂的茅屋中摒絕雜念,獨自養神。
他有一個很好的妻子,與他志趣相投,很能吃苦耐勞,經常與他一起在田間勞作。
陶淵明一生始終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
他在一首詩中說,「夏天經常餓著肚子,寒冷的晚上沒有被子,
因此剛剛天黑就盼著雞早一點叫,天亮了就好了;
自己從不怨天尤人,只是這眼前的日子也得過啊!
我也不想身後留什麼名,那些東西對我就象過眼的煙雲一樣;
當我心中感概萬千時,就自己唱一首悲傷的歌曲。」
他在《詠貧士》中說:
「南面地頭裏沒剩下一點可吃的菜蔬,北邊園子裏滿是枯枝敗葉;
把酒壺提起來倒盡了殘餘的幾滴酒,已經是灶無炊煙、沒飯可作了。」
到最艱難的時候,他甚至在飢餓的驅使下向人乞食!
蘇東坡讀到他的《乞食》詩時說:
「不但我為他感到悲痛,這世上的人誰不為他感到悲痛啊!」
但是在這種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中,他卻總是無怨無悔、安貧守道,
不為自己的艱難處境擔憂,而是「憂道不憂貧」,
為世間大道不行,「真」「偽」顛倒而難受,
並且回過頭來時時檢點自己的言行是否有違道之處。
他一生總共作過十三年官,但就在離家去作官時他就在念念不忘自己的田園,
希望能早點回來象自由的飛鳥和遊魚一樣地生活;
在作官的時期,則常以前賢勉勵自己,記住守「真」守「道」,
希望自己的言行合乎一個聖人的標準。
而當最後一次棄官歸來時,他簡直覺得自己就是一隻籠中鳥重返了自然的懷抱;
回憶起十三年官場生活,無疑是「誤落塵網」。
過去的事悔不過來了,以後的事還能好好地作,雖然今天看昨天又覺得錯了,
但迷途未遠,彌補還來得及;
人生短暫,應當委順天命的安排,該去該留,都應當快樂地接受。

說陶淵明一生身在道中,了解他的人都能理解;
但說他是修煉人,可能有些人就會有疑問,
因為在他的生平記載中似乎沒有發現他有過燒香拜佛、打坐參禪,
或者安鼎設爐、採藥煉丹之類的修煉活動。
這個疑問的產生純粹來自對「修煉」一詞的理解太狹隘和表面化,
而這種狹隘和表面化又是受到生活經驗局限的結果,
因為人們在生活中或者見聞中所知道的修煉人一般都是乾這些事的。
其實,「修煉」的真正內涵是修煉者基於對某一大法或者大道的學習和體悟,
不斷地去掉自己心中對世間萬物的執著,
一步步地提高自己的心性,最終達到該法門相應的標準。
簡而言之,按照任何正法去修心都是修煉。
燒香拜佛、打坐參禪和安鼎設爐、採藥煉丹當然也是佛道兩家的一種修煉方法,
但那是表面的也是比較初等的方法。
「大道無形」,到了高層次上以後這些方法就看不到了,
一切都在「修心」這個過程中進行。
修煉界還有一個說法叫做「不修道已在道中」,
指的是一些根基特別好、有師父在暗中指導點化的修煉人。
他們表面上沒有修煉,甚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修煉,
更不知道自己有師父管著,但他們就能在一生中時時把握好自己,一步步地往上修。
這種人如果他師父層次高,
他往往不會接受任何別的法門的邀請去進入修煉,
因為他師父不會讓他去。
另一方面,由於他實際上是在修煉中,他的心性一直在提高,
任何一個正法門裏的高層次修煉人都會知道他是一個修煉者,
或者至少知道他是一個心性很高的修煉的好料子。
用以上所說去檢查一遍陶淵明一生的行跡,
特別是看一下我們下面要提到的陶淵明與「白蓮社」的一段瓜葛,
就容易明白陶淵明確實是一個修煉人。

在陶淵明五十歲左右的時候,廬山東林寺寺主釋慧遠高僧邀約了123人結成「白蓮社」。
這些人都是當時很有影響的人物,
特別是「社中十八賢」很讓人注目。
當時大詩人謝靈運作著秘書丞的官,自恃才高、負才傲物。
但當他見過慧遠後立即改容致敬,
並在神殿後挖了兩個池子來種白蓮,要求加入白蓮社。
慧遠察其心雜,拒絕了。
另一方面,慧遠卻派人專門邀請陶淵明。
陶淵明聲稱自己喜喝酒,不方便,慧遠竟然破戒為其準備酒食。
結果他酒也喝了,社也不入,只是和慧遠始終保持朋友關係。
一次,另一個慧遠很喜歡的人物,道士陸修靜也來訪。
他們三人談玄說道,談得投機。
慧遠送他們出來時竟然不知不覺中破戒送過了虎溪幾百步,
老虎便突然間大叫起來,三人大笑。
於是石恪作三笑圖,此圖很得蘇東坡讚賞。

曾有一個少年向陶淵明請問讀書的方法。
那少年很客氣地說:
「陶老先生,我很敬佩您的學問,不知道您在少年時候讀書,有什麼妙法?
請您教我,讓我能很快成為一個大學問家!」
陶淵明微笑著回答:
「讀書沒有妙法,只有笨法,那就是『勤』,勤奮讀書。知識是一天一天慢慢累積起來的。」
那少年不明白陶淵明的話。
陶淵明便拉著少年的手走到一塊稻田旁邊,
指著一棵一尺多高的禾苗說﹕
「你看,禾苗現在是不是在長高呢?」少年看了好久,
可是那禾苗還是和原來一樣,一點也沒有長高。
他對陶淵明說﹕
「沒見長高啊﹗」「是嗎?」陶淵明反問﹕
「那麼苗芽是怎樣變成現在這一尺多高的禾苗呢﹖」
少年回答不出來。陶淵明便說﹕
「這禾苗是每時每刻都在生長啊﹗可是我們用眼睛看不到。
求學也是一樣的道理。知識也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
只要勤奮地學習,就會由知道很少漸漸變為知道很多。
這就和禾苗生長的道理是一樣的。」
少年聽了,一下子明白了,連忙說﹕
「謝謝陶老先生,我回家以後,一定勤奮讀書,再不去想什麼讀書妙法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遊神曾晞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