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  

 

這故事是我小時候聽過的,也常常拿來向弟兄宣教,
說明幹部若是溺愛下屬、縱容下屬,必定自食惡果,
所以一定要賞罰分明,紀律才會嚴明,
我特別重視初官及新兵的觀念跟教育,
就像有個諺語所說:「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台語)
意思是說小時後的壞習慣如不矯正過來的話,長大後會越來越嚴重!
剛剛上網查了這故事的緣由,與大家共勉之。

陳阿尖是清朝末期出在小小無錫城裡的真人真事。
他從小喪父,家境貧困,
六七歲那年的端午節,看到有個賣黃花魚的小販正忙著賣魚,
趁人不備偷了條大魚放在背後,靠牆擠住了。
那小販沒想到一個小孩子偷了魚,自認倒霉走了,
陳阿尖連蹦帶跳地拿回了家。

母親見後口口聲聲誇他聰明。
但隨後又犯了愁,家中沒有煎魚的油。
陳阿尖忙翻出家裡的破棉被,扯下兩塊棉絮跑進了一家油鹽店,
把兩個棉花團裝作往上拋著玩,乘人不注意扔進了油缸裡,
並乘機將棉花團一摁,撈出來快步跑回家,一擠竟擠出了大半碗的油。
母親一見樂得嘴都閉不上。

從此,陳阿尖在母親的誇獎之下越偷越“聰明”,越偷越膽大,
直到去蘇州府偷了庫銀,成為官府通緝的江洋大盜,
最終還是被抓住砍了腦袋。
臨刑前,他有個遺願,希望能見母親最後一面,
母親來了之後,他說想臨死前想回憶喝母奶的情景,
於是將嘴湊上母親的奶頭,
這時卻咬掉了母親的奶頭,對母親說:
都是妳害了我!

這遠去的故事,現在仍可給年輕父母借鑒。
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
但真正愛孩子就要從小教育他們學會如何做人,如何成為誠實守信的人;
如果不分是非,一味溺愛,肯定害了孩子。
現在只有一個孩子,一旦失敗,就是百分之百的失敗,
千萬不要因小失大,占小便宜而吃了大虧。

還記得在前一個連隊,貼了張曾國藩的一段話:
「將領之管兵勇,如父兄之管子弟,父兄嚴者,其子弟整齊,其家盛興;
溺愛者,其子弟驕縱,其家必敗。」
強將手下無弱兵,名師之下出高徒,這就是我的理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遊神曾晞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