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ood-Morrow" 《美好的翌日》

由十七世紀的詩人 John Donne (1573-1631) 所作


電影中最後回憶的是這段詩

My face in thine eye, thine in mine appears,

And true plain hearts do in the faces rest;

Where can we find two better hemispheres

Without sharp north, without declining west?

Whatever dies, was not mixed equally;

If our two loves be one, or thou and I

Love so alike that none can slacken, none can die.

完整的 "The Good-Morrow"
http://www.bartleby.com/40/175.html

中文翻譯
我映在你眼裡,你映在我眼裡,
兩張臉上現出真誠坦蕩的心地。
哪兒能找到兩個更好的半球啊?
没有嚴酷的北,没有下沉的西?
凡是死亡,都屬調和失當所致,
如果我倆的愛合二為一,或是
愛得如此一致.那就誰也不會死。




羅馬衰亡後,英格蘭軍閥被愛爾蘭國王唐查嚴酷拘禁了。
三位領袖之一的馬可王想辦法要整合英格蘭各族形成強大的國族,
並在裡面可進行自治。他最厲害的武士叫崔斯坦,
他的家人被愛爾蘭人奪走了性命,從小就是孤兒,
是馬可撫養他長大。有崔斯坦在他身邊,
馬可相信他可以讓人民團結,掙脫愛爾蘭的壓制。
但崔斯坦有個不為人知的重大秘密…。

他在戰爭中受了重傷,差一點死亡,
是一名叫伊索德的女孩照顧他,讓他康復,
一名神秘的愛爾蘭美女,把他藏起來,
不讓父親唐查的軍隊找到,並替他療傷,救了他一命。
但是兩人日漸增長的情愫卻被喊卡,因為崔斯坦必須回到英格蘭,
這一離開,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再見的一天。

唐查還是不想放過英格蘭各族,他甚至把自己女兒當作重賞,
獎勵看誰在戰役中表現最出色,要把女兒許配給他。
崔斯坦為馬可贏得了公主,這樣一來他重整英格蘭的願望即將實現。
崔斯坦不可思議地發現他為馬可贏得、即將成婚的女人,
正是他的愛爾蘭恩人伊索德。
更糟的是,馬可是一位正直善良、前途光明的王者,
更是提拔他讓他擁有今天武士身份的長者。

先是因戰爭分離兩地,又為了要對王君與國家效忠,
崔斯坦和伊索德不得不壓抑他們的情感,
以英格蘭的未來和和平為前提。但他們越是要壓下情感,
內心就越澎湃。雖然他們努力各自分開,
可是卻又忍不住要在一起,最後為了能在對方懷裡多一瞬間,
情願冒著失去整個世界的危險。

「這是兩個分隔兩地的戀人,他們的愛情毫無希望,
但他們還是克服萬難要在一起。」
崔斯坦和伊索德是從中世紀以來流傳久遠的賽爾特傳說,
一段稱之為黑暗時期(Dark Ages)的時期,
界乎羅馬帝國淪亡和文藝復興之間。
這是一個悲劇故事,
就像《Camelot》中的亞瑟王和Guinevere,
或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莉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遊神曾晞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