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古是我國的領土,
東漢稱夷洲(為東吳孫權領地),
隋時改稱流求,
明代又稱北港或東蕃。
元明設巡檢司于澎湖,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
光緒十一年(1876年)建為台灣省。
台灣一詞最早見于官方文獻的是明崇禎八年(1635年)何楷等人的奏疏中,
從清初建府始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台灣”這一名稱由何而來?
它的含義又是什麼?
學術界仍持不同看法,尚難定論。

有人說“台灣”是古代神話傳說“岱嶼”和“員嶠”首字聯名,
“岱員”轉變而來的;也有人說“台灣”是因盛行于閩臺地區的颱風而得名;
還有人說“台灣”原作“埋冤”,
後因其詞不詳才改稱為“台灣”的。
意即“明代漳泉人入臺者,每為天氣所虐,
居者輒病死,不得歸,故以埋冤名之﹐志慘也。
其後以埋冤不祥,乃改今名”(連橫﹕《台灣通史‧開闢篇》)。
更多的人則主張“台灣”之名來源于陳第所著《東番記》中的“大員”,
周嬰《遠游篇》中的“臺員”和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中的“大灣”。
“台灣”則由“大員”﹑“臺員”﹑“大灣”等或因語音相同轉譯,
或以當地部落名稱謂轉化而來的。
例如《辭海》等都持這種看法。
譚其驤等在《我國省區名稱的來源》台灣省條中,
闡明瞭“台灣”名稱的演變過程和各個時期的地域所指。
文中說,十六世紀時有“大員”之稱,
本指今台南安平鎮附近一帶,是當地高山族部落名譯音。
進入十七世紀“大員”又改寫成台灣。
其時荷蘭侵略者在該地所築的熱蘭遮(ZeeIandia)城,
華人即稱之為台灣城。
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全島後,
“台灣”所指大致在今台南市一帶。
清初建立台灣府後,台灣一名所指地域才包括整個島嶼。

另一種看法,認為因荷蘭人在海灣修城築臺,故名“台灣”。
道光重刻本康熙《台灣縣誌》云﹕
“荷蘭設市于此,築磚城,制若崇臺,其海濱沙環水曲曰灣,
又泊舟處概謂之灣,此台灣所由名也。”
此外,
成書早于《東番記》的《日本一鑒》的《窮河話海》和《桴海圖經》兩冊中,
都把台灣稱作“大惠”。
吳壯達認為“大惠”與《東番記》的“大員”及後出現的“臺員”﹑“大灣”
都是對同一地理對象的名稱從閩南方言轉化。
他從安平古海灣“大灣”的轉化論證“台灣”一名由來于 “大灣”。
又據康熙《台灣縣誌》所築城堡“制若崇臺”,
“台灣”的“臺”與“灣”兩字聯稱的含義才成立。
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台灣”一名才被人們採用。

邵秦在《台灣名稱由來考略》(載《歷史研究》1982年第2期)
一文中不同意這種看法,
認為台灣閩音稱謂大員﹑臺員﹑大灣等,
在荷蘭人侵臺前早已存在,
在修城築臺前荷蘭人也隨中國人稱安平為“大員”﹔
也不同意把“台灣”之稱來源于大海灣的“大灣”一名轉化而來,
因為《東番記》並未記成大灣而寫成大員,《遠游篇》作臺員。
“大員”﹑“臺員”在字義上不能表示出海灣之意。
“台灣”應由來于原安平地區土著臺窩灣族,以其族名稱其地,
據調查確認台南城的大灣莊為臺窩灣族原住地。
“大灣”即“臺窩灣”的同音異字。
荷蘭文獻中對安平一帶有時寫成Tayovoan(臺窩灣),
有時寫成Tyovon(梯窩灣)﹑Teijoan(大員)﹑Toyouan(臺員)等。
中荷兩國的兩種不同民族語言對該地稱呼基本一致的記載,
雄辨地證明瞭關於台灣名稱最早來源的出處,
即與台灣安平一帶土著臺窩族名稱有關。

關於“台灣”名稱的由來,
目前雖仍存在分歧,
但在辭書﹑報刊出版物中,
涉及有關台灣名稱來源的有其一定的傾向性,
很多專家﹑學者又都在積極研究探討這個問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能揭開這個謎底。

在民代以後的中文記載中,
台灣早期被稱為「雞籠山」,「雞籠」,「北港」,「東蕃」,「台員」,
而跟「台員」同音異字的有「大灣」,「大宛」,「台灣」等。

「台灣」一辭係源自平埔族西拉雅語「Taian」或「Tayan」意為對外來者的稱呼。
「台員」一辭始是於15至16世紀的「東蕃記」(周櫻著)。

17世紀時荷蘭佔領台灣,
海盜顏思齊開始稱呼台南附近為「台灣」,
荷蘭人則稱為「Taioan」(台窩灣),
日本人豐臣秀吉則稱台灣為「高山國」,
但是,
日本商人以台灣北部平埔族的KieTagarang(凱達格蘭)部族稱台灣而音譯為「雞頭籠」,
是為漢譯「雞籠」的由來。
並且「雞頭」即「雞冠」,
日語為Tosaka轉訛而為takasago漢字作「高砂」,
成為台灣的代號,台灣的原住民被日本人稱為「高沙族」。

鄭成功據台後,
以「Taiuan」的閩南語音跟「埋完」同音,
音義不好而改稱「東都」,
鄭經又改稱「東寧」,
滿清時才再恢復為「台灣」。
而「台灣」一辭,之後即沿用至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遊神曾晞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