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將才:
1、帶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
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
治兵之才,不外公、明、勤;
不公不明,則兵不悅服;
不勤,則營務巨細皆廢弛不治。
故第一要務在此。
不怕死,則臨陣當先,士卒乃可效命。
故次之。為名利而出者,保舉稍遲則怨,稍不如意則怨;
與同輩爭薪水,與士卒爭毫釐。故又次之。
身體贏弱者,過勞則病;精神短乏者,久用則散。故又次之。
四者似過於求備,而苟闕其一,則萬不可帶兵。
故吾謂帶兵之人,須智深勇沉、文經武緯之才。
數月以來,夢想以求之,焚香以禱之,蓋無須臾或忘諸懷。
大抵有忠義血性,則四者相從以俱至;
無忠義血性,則貌似四者。終不可恃。
2、帶兵之道,勤恕廉明,缺一不可。(以上曾語)
3、求將之道,在有良心,有血性,有勇氣,有智略。
4、天下強兵在將。
上將之道,嚴明果斷,以浩氣舉事,一片肫誠。
其次者,剛而無虛,樸而不欺,好勇而能知大義。
要未可誤於矜驕虛浮之輩,使得以巧飾取容。
真意不存,則成敗利鈍之間,顧忌太多,而趨避逾熟,必至敗乃公事。
5、將材難得。
上駟之選,未易猝求,但得樸勇之士,相與講明大義,
不為虛驕之氣、誇大之詞所中傷,而緩急即雲可恃。
6、兵易募而將難求。
求勇敢之將易,而求廉正之將難。
蓋勇敢倡先,是將帥之本分;
而廉隅正直,則糧餉不欺,賞罰不濫,
乃可固結士心,曆久常勝。
7、將以氣為主,以志為帥。
專尚馴謹之人,則久而必惰;
專求悍鷙之士,則久而必驕。
兵事畢竟歸於豪傑一流,
氣不盛者,遇事而氣先懾,而目先逃,而心先搖。
平時一一稟承,奉命惟謹,
臨大難而中無主,其識力既鈍,
其膽力必減,固可憂之大矣。(以上胡語)
右論將材之體
8、古來名將,得士卒之心,蓋有在於錢財之外者。
後世將弁,專恃糧餉重優,為牢籠兵心之具,其本為已淺矣。
是以金多則奮勇蟻附,利盡則冷落獸散。
9、軍中須得好統領、營官,統領、營官須得好真心實腸,是第一義。
算路程之遠近,算糧仗之缺乏,算彼己之強弱,是第二義。
二者微有把握。此外,良法雖多,調度雖善,有效有不效,盡人事以聽天而已。
10、璞山之志「璞山,湘軍名將,著有《練勇芻言》」,
久不樂為吾用。且觀其過自矜許,亦似宜於剿土匪,而不宜於當大敵。
11、揀選將材,必求智略深遠之人,又須號令嚴明,能耐辛苦。三者兼全,乃為上選。
12、李忠武公續賓「李續賓,字迪庵,諡忠武,湘軍名將」,
統兵巨萬,號令嚴肅,秋毫無犯。
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官民,無不爭思倚重。
其臨陣安閒肅穆,厚重強固。
凡遇事之難為而他人所畏怯者,無不毅然引為己任。
其駐營處所,百姓歡忭,耕種不輟,萬幕無嘩,一塵不驚。
非其法令之足以禁制諸軍,實其明足以察情偽。
一本至誠,勇冠三軍,屢救弁兵於危難。
處事接人,平和正直,不矜不伐。
13、烏將軍蘭泰「烏蘭泰,滿族,官至副都統,諡武壯」遇兵甚厚。
雨不張蓋,謂眾兵均無蓋也。
囊無餘錢,得餉盡以賞兵。
14、兵事不外奇正二字,
而將材不外智勇二字。
有正無奇,遇險而覆;有奇無正,勢極即阻。
智多勇少,實力難言;勇多智少,大事難成。
而其要,以得人為主。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設五百人之營,無一謀略之士,英達之材,必不成軍。
千人之營,無六七英達謀略之士,亦不成軍。
15、統將須坐定能勇敢不算本領外,
必須智勇足以知兵,器識足以服眾,乃可勝任。
總須智勇二字相兼。
有智無勇,能說而不能行;有勇無智,則兵弱而敗,兵強亦敗。
不明方略,不知佈置,不能審勢,不能審機,即千萬人終必敗也。
16、貪功者,決非大器。
17、為小將須立功以爭勝,為大將戒貪小功而誤大局。(以上胡語)
右論將材之用
蔡按(蔡鍔):
古人論將有五德,曰:智、信、仁、勇、嚴。
取義至精,責望至嚴。
西人之論將,輒曰「天才」。
析而言之,則曰天所特賦之智與勇。
而曾、胡公之所同唱者,則以為將之道,以奧心血性為前提,
尤為扼要探本之論,亦即現身之說法。
鹹、同之際,粵寇「太平軍」蹂躪十余省,東南半壁,淪陷殆盡。
兩公均一介書生,出身詞林,一清宦,一僚吏,
其於兵事一端,素未夢見。
所供之役,所事之事,莫不與兵事背道而馳。
乃為良心、血性二者所驅使,遂使其“可能性”發展於絕頂,
武功燦然,澤被海內。
按其事功言論,足與古今中外名將相頡頏而毫無遜色,
得非精誠所感,金石為開者歟苟曾、胡之良心血性而無異于常人也,
充其所至,不過為一顯宦,否則亦不過薄有時譽之著書家,隨風塵以殄瘁已耳!
複何能崛起行間,削平大難,建不世之偉績也哉!
《曾胡治兵語錄》
是蔡鍔輯錄曾國藩、胡林翼有關治軍、用兵方面的言論而編成的一部語錄體兵書。
曾國藩、胡林翼是以鎮壓太平天國起義起家的,
他們的軍事思想,也是在這一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但是,曾胡善於從歷史和現實中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
注意吸收和繼承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精華,
尤其是曾胡是以理學家的身份談兵的,
理學是其兵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
這種濃厚的理學背景使得曾胡對中國傳統兵學從範疇到體系都做了重新的詮釋,
從而提出了大量富有借鑒意義的命題,
如治軍方面的:
“為將之道,以良心血性為前提”;
“帶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禮”,
“如父兄之帶子弟一般”;
“愛民為治兵第一要義”;
“治軍之道,以勤字為先”;
用兵方面的:
“兵可挫而氣不可挫,氣可偶挫而志不可挫”;
“用兵之道,最忌勢窮力竭四字”;
“戰陣之事,恃強者是敗機,敬戒者是勝機”;
“用兵之道,全軍為上策,得土地次之;破敵為上策,得城池次之”;
“主氣常靜,客氣常動。客氣先盛而後衰,主氣先微而後壯。
故善用兵者,每喜為主,不喜作客”;
“軍事之要,必有所忌,乃能有所濟;必有所舍,乃能有所全”等。
這些極富理學意蘊的兵學命題,深深地植根于傳統文化的土壤中,
推動了中國傳統兵學的發展,體現了理學思想的深刻性,
而且通過對傳統兵學範疇的改造,
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自先秦以來即存在的兵學與儒學的對峙與緊張,
促進了宋明以來兵學與儒學合流的進程。
胡林翼所說的“兵事為儒學之至精,非尋常士流所能及也”,
便透出了兵儒合一這樣一種資訊。這對於傳統兵學地位的提升,應當說是有意義的。
曾國藩是湖南湘鄉人,
生於西元一八一一年(嘉慶十六年),
比洪秀全大三歲,
他一生最大的事業是率領湘軍平定太平天國之亂。
他曾寫下: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名句,
後人傳誦不絕。
西元一八五三年一月,太平軍進攻湖北,
聲勢浩大,清廷命曾國藩幫助湖南巡撫辦理全省的民兵團練。
但他因母親去逝正在家守喪,
他的好友對他曉以大義,他才決定到長沙就任。
曾國藩的湘軍和清廷的正規部隊不同的地方是湘軍主要是由鄉勇、團勇所組成。
其實就是將地方武力正規化。
曾國藩對練兵、帶兵本來是十足的外行,
但憑著一股熱忱與決心,居然把團練辦得井井有條。
一八五四年二月,曾國藩發表「討粵匪檄」,
說明湘軍的立場是護衛漢民族的儒家文化。
他痛斥太平軍的殘暴,指責他們破壞了中國傳統的倫理秩序,
希望忠義之士共同奮起,掃蕩太平軍。
太平軍定都南京以後,內部發生兵權爭奪,
軍紀日漸敗壞,只能靠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二名大將支持。
到了一八六三年,南京城外的要地幾乎都被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攻佔。
一八六四年六月一日,洪秀全眼看大勢已去,
在南京城服毒自盡,享年五十二歲。
平定太平軍主要是靠曾國藩的湘軍,因此湘軍漸漸取代了清朝的正規軍。
但是曾國藩為人謹慎,擔心自己功高震主,
於是把湘軍裁遣,以免遭人讒言。
胡林翼(1812—1861)湘軍首領。
湖南益陽人。字貺生,號潤芝。
胡達源子。陶澍婿。1836年(道光十六年)進士,授編修。
1840年先後充會試同考官、江南鄉試副考官。
1846年以知府分發貴州。歷任安順、鎮遠、黎平知府及貴東道。
在任強化團練、保甲,
鎮壓黃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民起義和湖南李沅發起義。
1854年(咸豐四年)春,出黔抗擊太平軍;
7月,升四川按察使,仍駐防岳州;
9月調湖北按察使,赴援九江。
1855年3月,升湖北布政使,率大軍回援武昌;
4月,武昌失守,奉詔署湖北巡撫,負責南岸軍事,
與曾國藩策劃圍攻武漢。
次年12月,破武昌城,實授湖北巡撫。
此後,援贛、謀皖、圖江南,全力支持曾國藩。
1857年派兵援廬州。
1858年攻陷九江。
次年謀劃攻取安慶。
1860年移營莫山。
次年進駐太湖,調兵遣將,出謀劃策,並大力籌餉,
以釐金、鹽課為主,兼行各種捐輸。
注意整飭吏治,引薦人才,調節各方關係。
曾多次推薦左守棠、李鴻章、閻敬銘等,為時人所稱道。
因鎮壓太平天國革命有功,
與曾國藩、左宗棠被史學家稱為「中興三名臣」
1861年春,太平天國西征軍入湖北,武昌勢危,他急回援。
9月5日,所遣之軍會同曾國荃湘軍攻陷安慶。
同月30日,因病嘔血而死。謚文忠。
所著《讀史兵略》46卷,奏議、書牘10卷等,輯有《胡文忠公遺集》。
曾繪製《大清一統輿圖》,為我國早期較完整的全國地圖。
胡林翼為人文武雙全,且能詩能文,為官清廉,且重視教育,
生前傾其所有,在益陽石筍瑤華山,修建了箴言書院“以公邑人”,
培育人才,造福桑梓。
後人蔣介石特別崇拜胡林翼的軍事才能,
把曾國藩、胡林翼的治軍用兵之道編成《曾胡兵法》,
作為黃埔軍校學生的必讀教材,並簽名題詞贈給學生。
青年時代的毛澤東,閱讀了《胡林翼遺集》,
也十分欽佩胡林翼的文韜武略和做人為官之道,
遂把他當成學習的楷模,把自己的名字也改為毛潤芝。
曾國藩:「將領之管兵勇,如父兄之管子弟,
父兄嚴者,其子弟整齊,其家盛興;
溺愛者,其子弟驕縱,其家必敗。」
強將之下無弱兵,名師之下必有高徒...這就是我帶兵的風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