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憋尿傷腎更傷肝!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一般人大都知道憋尿可能傷腎,
台大研究則發現,憋尿其實還很傷肝。
這項研究發現,人在憋尿的情況下,
不但流經肝臟的血液、膽汁流量會跟著減少,
還會啟動肝細胞相關發炎反應與細胞凋亡基因表現,造成肝細胞的損傷。
換句話說,
與其花大錢吃些成效不明的產品,還不如放慢生活步調,
減少緊張、不憋尿,更能保護肝臟健康。

這項研究由台大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鄭劍廷以及內科部李宣書、泌尿科余宏政醫師等人,
共同發表在二○○五年的美國生理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Renal Physiology)。
研究人員以紮住大老鼠尿道口的方式,來模擬尿液滯留在膀胱的情況。
結果發現,當憋尿使得尿液漲滿滯留在膀胱內,
膀胱壓力上升,交感神經興奮,
膀胱血管緊張反射時,肝臟血行動力也會隨之下降。
此時,不但肝臟門靜脈壓上升、血管阻力增加、門脈血流下降,
且這些變化與漲尿程度成正相關。
此外,憋尿時膽汁流量也會減少,肝臟自由基則大量增加。

劍廷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當研究人員將大鼠囤積的尿液導掉後,其自由基並未減少。
研究人員進一步利用細胞染色的方式,
觀察憋尿過程中,肝臟細胞的變化。
結果發現,隨著憋尿的時間拉長,發炎機轉會隨之啟動,
部分肝細胞也會受到攻擊,出現細胞凋亡的現象。
換句話說,因為緊張或者是壓力而憋尿的傷害,不僅傷及泌尿系統,
還可能危及肝臟等身體其他器官。

鄭劍廷說,其實長時間憋尿也會影響血壓,
有些人血壓甚至會升高二十至三十毫米汞柱,
顯然對於有高血壓的人,憋尿是一種很危險的行為。
這個研究結果也使得研究室裡人員常以「去降血壓」作為上洗手間的代稱。
由於憋尿期間大量產生的自由基,
若急速「解放」尿液,反而可能使得自由基上升。
鄭劍廷建議若憋尿太久要排尿時,
最好要緩慢的排尿,減少自由基產生。



尿憋太久,解放昏倒…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憋尿傷身,可是還是有不少人經常憋尿。
醫師表示,憋尿除了容易造成尿道感染外,
部分高齡者或是糖尿病患還可能在長時間憋尿後的解尿時昏倒、受傷,
呼籲民眾一旦尿液漲滿時,「別再憋了,快去解尿」。

哪些人最常憋尿?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洪峻澤指出,
職業駕駛人、證券營業員,甚至是醫事人員等,
有些是因上廁所不方便,有些是因工作型態分秒必爭,易養成不當的憋尿習慣。
還有些牌友,因為擔心離開牌桌可能影響手氣,不敢下桌解手。
而台灣公共場所的女廁數目相對少,使得女性比男性更常憋尿。
洪峻澤指出,當憋尿膀胱漲滿時,
血液循環受到影響,供血相對不足,
使得細菌有機會繁殖,泌尿道感染的機率大大增加。
由於女性天生泌尿道較短,更要格外留心。
此外,年長者及糖尿病患更不能憋尿!
洪峻澤表示,長時間憋尿後,要解尿時,由於副交感神經作用,
有時候連血管也會跟著擴張,一些老人家因此昏倒,可能造成傷害。

洪峻澤指出,有人說一天要喝兩千西西的水,
其實正確的說法是,最好一天能夠尿出兩千西西的尿。
如此,才能充分的將身體的代謝產物稀釋帶走。
換句話說,如果夏天天氣熱,流的汗多,
就應該喝更多的水,讓尿量充足。
不過,「也不是有一點點尿就一定得去上廁所」,
洪峻澤說,憋尿是指尿液超過膀胱的容積(約四百西西),
有些人有一點點尿就想去上廁所,
每一、二十分就去解手一次,反倒是另一種傷害。



上廁所有學問 
【TVBS新聞 】

每天都要做的事,「上廁所」,現在似乎也危機重重!
台大醫院最近研究發現,憋尿不但身傷腎,更會傷肝,
原因在於憋尿時,流經肝臟的血液會減少,造成肝細胞損傷。
遊行到一半,這位歐巴桑急急忙忙找廁所,
一旁還有歐吉桑實在憋不住,只好找個角落,就地解放!
書田泌尿科主任洪峻澤:
「憋尿對肝臟有影響,很可能就是因為交感神經興奮之後,使血管收縮,
所以到肝臟的血液流量降低,會使肝臟受損。」

醫師說,憋尿憋過頭,不但會引膀胱炎和血尿,
如果迅速解放,有心臟病、糖尿病的民眾,甚至可能會突然暈倒,
除了不能憋尿,排便的時候也要小心,
最近有醫師發現,一位男性病患上大號太用力,結果造成聽力受損,連沖馬桶的聲音都聽不到。

醫師指出,這種用力過猛引起的「突發性耳中風」,也時常出現在產婦身上,
因為突然的用力,造成內耳婁管破裂,
其中8成的人,休息一週,就能自然恢復。
醫師提醒,避免憋尿,上大號時,也別太用力,切記馬桶邊的小細節,
才不會讓每天的方便事,變得危機重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遊神曾晞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