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建築外觀是像戰艦般的幾何三角形,除了大師的招牌設計清水混凝土外,兩層帷幕玻璃映照出山林綠意,非常大器,我們是進去之後才買票,內部空間像三角迷宮但採光透射出的美感令人驚豔。
— 與施玉在坂の上の雲ミュージアム
美術館展示了許多文物,與三位主角當年因時代變遷所革新的制度、國民教育、納稅、服兵役三大義務,坂上之雲是司馬遼太郎的小說,敘述松山藩出身的三位新時代的人物的故事,日本騎兵之父秋山好古、海軍參謀之父秋山真之兩兄弟,及好友文學家正岡子規。
他們好比坂本龍馬的後繼之人,力爭上游、奮發圖強,在新時代帶領日本成長茁壯,明治政府因危機感的驅策下勵精圖治,加速推動日本的近代化,使國力日趨強盛,接連打贏日清和日俄戰爭,成為世界強國的過程。
「坂上之雲」意思是「沿著山坡爬升的雲」,象徵著即使前途困難重重、崎嶇難行,只要跨越困難奮力向上攀登,終究能迎向天邊的雲彩。
雖然是勵志文學,但是司馬遼太郎生前作品都有拍成電視劇或電影,卻只有這部一直拒拍,因為他不願意作品被解讀成崇尚軍國主義,直到他過世後家人才同意。
日本當年歷經快速的現代化,卻因兩場勝仗而驕傲自滿,誤導後來國家發展方向,遭致毀滅,歷史是一面明鏡,鑑往知來正是坂上之雲更深的涵義。
「坂上之雲」時代背景為明治時期的日本,描述松山藩出身的秋山好古和秋山真之兄弟,以及自幼一起長大的文學家正岡子規的故事。
故事前半是三位主人公的求學和發展過程,包括好古的騎兵學習,真之的海軍戰術研究,和子規對於日本短詩、現代散文改革運動。故事後半,特別是在子規逝世後,集中在秋山兄弟關連至深的日俄戰爭。
全劇於2007年11月在筑波未來市開拍,之後除了在日本各地拍攝外,為重現歷史地點,還前往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實地取景,最後於2010年9月21日在愛媛縣今治海岸殺青。
本劇先後獲得第37屆和第38屆艾美獎國際部門最佳連續劇獎項提名,視覺特效組於2010年獲得日本電影電視技術大獎。
第一部:
明治維新時誕生的秋山真之,跟成為陸軍軍官的哥哥好古一同住在東京,並與好友正岡升一起在東京大學預備門求學。不過,由於對學生生活產生懷疑,真之從預備門輟學改進入海軍兵學校成為海軍軍官。另一方面,立志於改革俳句的升,也進入了帝國大學就讀,不過同時期發現感染了肺結核。
甲午戰爭爆發時,秋山兄弟與子規從不同的角度都參與了這場戰爭。當戰爭結束後,他們也都注意到了意圖進犯遠東的俄羅斯。
第二部:
19世紀是帝國主義的時代,日本雖然打敗清國,但嚴重地感受到北方俄羅斯力量的威脅。當時,俄國力量已經深入中國東北,並逐漸控制旅順等重要軍事要地。日本為了與俄國爭奪遠東利益,體認到難免終將與俄國一戰。當時在外考察的秋山、廣瀨等人,跟政界人士積極地推動與英國同盟,以增加日本的國際支援。
另一方面,在日本的子規由於長期臥床,病情更加嚴重,1902至03年冬,他已經知道自己來日無多,也日益激發他的創作力量,東京根岸的子規庵聚集了一批與他志同道合朋友,一起為日本俳句作出貢獻。
俄國的尼古拉二世自從在日被刺殺未遂以後,對日本一直沒有好感,同時也支持俄國的東進政策。到20世紀初期,日俄兩國的關係逐漸惡化,同時俄國遠東總督也野心勃勃,意欲教訓日本這個「東洋的猴子」。
1904年2月6日,日俄開戰,日本海軍首先攻擊旅順港的俄軍。但旅順港已經被俄國建設成難攻不落的軍港。除擁有世界最大艦隊外,沿岸的火砲更是讓日軍海軍毫無攻擊機會。日軍聯合艦隊的參謀有馬良橘考量地形,建議採美西戰爭的「閉塞作戰」,並於夜間實施,降低被俄軍發現的機會。但實施三次的閉塞作戰均失利。
第三部:
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啟程馳援遠東。日本海軍深知不是俄國波羅的海艦隊與俄國太平洋艦隊聯手之敵,也無法從海上拿下旅順軍港,於是要求陸軍從陸上攻佔制高點,從陸上摧毀旅順俄軍。
滿州日軍的第一軍、第二軍抽出部分編成了第三軍,由乃木希典率領,意欲從最強點突破,攻佔俄國要塞。但當時,第三軍沒有俄國要塞的詳細情資,只好以正攻法,經二次攻頂換得部分資訊、死傷慘重,但仍無法擊破俄軍重重防衛與砲火陣地。最終,第三軍決定改變戰略,進攻另外一個據點203高地。雖然可以拿下山頭,但是由於攻頂部隊僅剩下40人,又被之後反擊的俄軍殲滅。
擔任滿州軍總司令部總參謀長的兒玉源太郎,甘冒被送軍法會議的危險,隻身前往旅順,雖與第三軍參謀衝突,但仍說服乃木希典交出指揮權,改採攻頂搭配砲擊的方式,雖可能犧牲一部份攻頂部隊,但可拿下203高地免於俄軍反擊。第三軍最後終於拿下203高地,並且猛擊旅順港的俄國海軍,最終也成功佔領旅順。
戰勝旅順的第三軍隨即北上,與滿州軍主力部隊會師,並與俄軍於奉天展開會戰。當時,日軍人力與物資軍不如俄軍。開戰時,大山與兒玉採擾亂戰術,左右翼接續攻擊,導引俄軍疲於奔命,最後主力中央攻擊。俄軍統帥由於過於緊張拘束,決定撤兵。
海戰部分,波羅的海艦隊由於延遲抵達東方,日本海軍猜測可能有兩條方向:第一走東海、於對馬海峽決戰,第二則是繞過太平洋,經日本津輕海峽進入海參威軍港。然而,任何一條路徑,日本海軍若猜測錯誤,將會無法攔截。
秋山真之認為俄軍延遲進入東方,應該是採第二條路徑,故建議司令東鄉前往津輕海峽,但最後東鄉仍認為應該在對馬海峽決戰,因此決定留在對馬海峽並成功攔截到波羅的海艦隊。
兩軍於海上交戰前,在送達大本營的電文中,真之加上了一句話:「今日天氣晴朗、浪高」。暗示視線良好,海面搖晃造成日軍魚雷小艇無法使用。
雙方戰艦接觸前夕,東鄉決定敵前左轉採丁字戰法,成功擊沉俄軍多艘主力戰艦,最後俄軍投降。
安藤忠雄(あんどう ただお,Andou Tadao,1941年9月13日-),日本建築師,出生於兵庫縣鳴尾濱。
安藤忠雄甚有傳奇性,在成為建築師前,曾當過職業拳手(成績:23戰13勝3敗7平手),其後在沒有經過正統訓練下成為專業的建築師。
安藤忠雄在大阪府立城東工業高校畢業後,前往世界各地旅行,並自學建築,1969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1976年完成位於大阪府的住吉長屋,是兩層高的混凝土住宅,已顯現其設計風格。其後獲得日本建築學會賞。1980年代參與關西周邊地區(神戶北野、大阪心齋橋)的商業建築設計,1990年代以後,參與公共建築、美術館建築等大型計劃。
接連發表了以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業建築,引起風潮和討論,名聲也開始快速累積,從博物館、娛樂設施、宗教設施、辦公室等,作品的領域寬廣,通常都是大型規模的建築。但也有人認為失去了安藤早期的小型建築特有的魅力。
1995年,安藤忠雄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他把10萬美元獎金捐贈予1995年神戶大地震後的孤兒。
安藤出生於兵庫縣,父姓北山,但出生後便過繼到外公家(位於大阪)。利用拳擊比賽贏得的獎金,前往美國、歐洲、非洲、亞洲旅行,也順便觀察各地獨特的建築。那個時候,他的攝影作品被使用在建築師路易·康的作品集中。
安藤忠雄是雙胞胎中的哥哥。雙胞胎中的弟弟是北山孝雄,在東京開設北山創造研究所,經營企業經營顧問、商品設計。3兄弟中最小的弟弟是建築師北山孝二郎(因為與美國建築師彼得艾森曼的合作而知名)。最初的建築作品—Rose Garden(ローズガーデン、玫瑰花園;位在神戶市生田區)是在1977年時,與弟弟孝雄所屬的浜野商品研究所一起共同合作。
安藤忠雄並未受過正規的建築教育,僅在建築公司工作過一小段時間。在高中畢業後,參加了Semi Mode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是一種由大學教授創立的研究班,屬於大學教育的一種),Semi Mode研究班是由已故的長澤節所創立,被稱作是「傳說中的美術學校」,畢業生包括飯野和好、金子功、寺門孝之、山本耀司等人,畢業生大多都是目前都在業界第一線活躍的創意工作者。之後獨自利用各種渠道學習了室內設計和製圖等技巧。在成為建築師之前,曾經擔任過以關西為中心,許多茶館或咖啡廳的室內設計。
1969年在大阪成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設計了許多個人住宅。其中位在大阪的「住吉的長屋(住吉の長屋)」獲得很高的評價,大規模的公共建築到小型的個人住宅作品,多次得到日本建築學會獎的肯定。此後安藤確立了自己以清水混凝土和幾何形狀為主的個人風格,也得到世界的良好評價。
1980年代在關西周邊(特別是神戶、北野町、大阪心齋橋一帶)設計了許多商業設施、寺廟、教會等。1990年代之後公共建築、美術館,以及海外的建築設計案開始增加。
1987年 - 擔任耶魯大學的客座教授
1988年 - 擔任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
1989年 - 擔任哈佛大學的客座教授
1997年 - 擔任東京大學工學部教授
2003年 - 從東京大學退休,轉任名譽教授
2005年 - 獲得東京大學的終身特別榮譽教授
2005年 - 擔任加州柏克萊大學的講座教授
獎項 :
1979年 - 日本建築學會賞(住吉的長屋)
1983年 - 日本文化設計賞(六甲集合住宅)
1985年 - 芬蘭建築師協會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獎
1986年 - 藝術選獎文部大臣賞新人賞(中山邸)
1985年 - 毎日設計賞
1987年 - 毎日藝術賞(六甲教會)
1988年 - 第13回吉田五十八賞(城戸崎邸)
1989年 - 法國建築學院獎賞
1990年 - 大阪藝術賞
1991年 - 美國建築師協會(AIA)榮譽會員、美國科學院和文學藝術研究所Arnold W. Brunner紀念獎
1992年 - 第1屆卡爾斯伯格(Carlsberg)建築獎(丹麥)
1993年 - 皇立英國建築師協會(RIBA)榮譽會員、日本藝術院賞
1994年 - 第26回日本藝術大賞(大阪飛鳥博物館)
1995年 - 1995年普利茲克獎、1994年度朝日賞、第7回國際設計獎、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騎士級)
1996年 - 第8回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第1屆國際教會建築獎
1997年 - 德國建築師協會名譽會員、皇立英國建築師協會皇家金獎章、第4回大阪吉瓦尼斯獎、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提升至軍官級)
2002年 - 美國建築師聯盟金牌(AIA金牌)、京都獎思想・藝術部門
2005年 - 國際建築師聯盟金牌(UIA金牌)
作品:
日本:
富島邸(大阪府,1973年)
住吉的長屋(大阪府,1976年)
小篠邸(兵庫縣蘆屋市,1981年)
六甲集合住宅 I(兵庫縣神戶市,1983年)
The Times I(京都府,1983年)
Festival(沖繩縣,1984年)
六甲教會(兵庫縣,1986年)
城戶崎邸(東京都,1986年)
Guest House OLD/NEW六甲(兵庫縣,1987年)
水之教會(北海道,1988年)
光之教會(大阪府茨木市,1989年)
Collezione商業中心大廈(東京南青山,1989年)
萊卡(Raika)總公司大樓 (大阪府,1989年)
兵庫縣立兒童館(兵庫縣,1989年)
姬路文學館(兵庫縣,1991年)
Time II(京都府,1991年)
本福寺水御堂(兵庫縣,1991年)
熊本縣立裝飾古墳館(熊本縣,1992年)
星之子館(兵庫縣,1992年)
直島當代美術館(香川縣直島町,1992年)
六甲集合住宅 II(兵庫縣神戶市,1993年)
兵庫縣立看護大學(兵庫縣,1993年)
香北市立金津小學(石川縣香北市,1993年)
大阪府立飛鳥博物館(大阪府,1994年)
天保山三得利博物館(大阪府大阪市,1994年)
兵庫縣立木殿堂(兵庫縣,1994年)
京都府立陶板名畫之庭(京都府,1994年)
成羽町美術館(岡山縣,1994年)
直島當代美術館擴建工程(香川縣直島町,1995年)
小海高原美術館(長野縣南佐久郡,1995年)
大山崎山荘美術館(京都府,1996年)
姫路市立文學資料館南館(兵庫縣姬路市,1996年)
TOTO研究所(淡路市,1997年)
西宮市貝類館(西宮市,1999年)
淡路夢舞台(淡路市,2000年)
南嶽山光明寺(愛媛縣西條市,2000年)
奇跡之星的植物館(淡路市,2000年)
4m×4m的家(2001—2003)
兵庫縣立美術館 藝術館(神戶市,2001年)
司馬遼太郎記念館(大阪府東大阪市,2001年)
大阪府立狹山池博物館(大阪府狹山市,2001年)
環球影城車站JR西日本櫻島線(大阪市此花區,2001年)
國際兒童圖書館(東京都台東區,2002年)
石川縣西田幾多郎記念哲學館(石川縣香北市,2002年)
尾道市立美術館(廣島縣尾道市,2003年)
賀市立錦城中學(石川縣加賀市,2003年)
東京美術館、城市之屋仙川(東京都調布市,2004年)
地中美術館(香川縣直島町,2004年)
表參道之丘(東京,2006年1月)
新銀橋(大阪市北區,2006年)
神奈川秦野市太岳院重建(2007年)
松山市坂上之雲美術館(愛媛縣,2007年)
西班牙:
西班牙萬國博覽會日本政府館(塞維爾,1992年)
德國:
Vitra Seminar House(1993年)
藍爵基金會美術館Langen Foundation(2004年)
法國:
UNESCO總部 冥想空間(巴黎,1995年)
威尼斯:
皮諾現代美術館之葛拉喜館(Palazzo Grassi,2004年)
美國:
Eychaner/Lee House(1997年)
普立茲美術館(2000年)
Fort Worth現代美術館(德州,2002年)
152 Elizabeth New York New York(進行中的計畫)
前時裝設計師湯姆福特的房屋、馬廄以及陵墓(新墨西哥州,進行中的計畫)
的克拉克藝術研究所擴建(麻薩諸塞州,進行中的計畫)
義大利:
FABRICA 班尼頓藝術學校(1997年)
亞曼尼劇場(義大利,2001年)
台灣:
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大樓藝術館(台中市霧峰,2013年)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藝術館及建築館(新竹市,已停工,進行中的計畫)
龍巖人本櫻花墓園,又名「光之殿堂」(新北市三芝區,進行中的計畫)
大地教會(澳底,進行中的計畫)
中國:
上海國際設計中心(中國上海市(已完成))——進行中的計畫
杭州萬科良渚文化村藝術中心(進行中的計畫)
阿拉伯:
海事博物館 Maritime Museum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進行中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