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早上04:30從台北車站出發,往宜蘭大同鄉的路線去,預計車程五小時,因為很早起床,大家在遊覽車上幾乎睡翻,而我則是用手機看電影「墊底辣妹」、「紙之月」,中途有到茶之鄉上廁所。
大約09:30抵達福壽山農場,一下車就感覺好冷,台北最近兩天超熱但這裡山上的氣溫是需要穿羽絨外套。在福壽山農場。
在停車場的公廁上完廁所後,就已經有團員在旁邊的果菜攤挑選蔬果,但這裡東西非常貴,搞得好像是從日本搭飛機來的,所以我都沒在這邊買。
在門口看到不少露營車,才知道福壽山農場不僅是賞楓勝地,更是露營勝地啊!
到旅遊服務中心拿簡介,裡面寬敞明亮,難怪能塞下不少團客,這裡擺飾的照片都拍得好美。
福壽山農場位於合歡山與雪山群峰間,海拔高2100公尺至2614公尺間,群山環抱,視野遼闊。福壽山農場佔地八百餘公頃,雲霧變化萬千,加上擁有獨特的田園景觀,由本場制高點遠瞰農場全景美不勝收,更有「台灣小瑞士」之稱。
旁邊就是著名的紅葉名所「松盧」,會先看到蔣公銅像,一堆人聚集在這拍照。
我在松盧外側拍攝的影片,許多熱愛攝影的遊客備妥腳架,整齊圍成一圈。
「松盧」坐落於場部旅遊中心前方,外觀為一座三合院式的木造建築,為經國先生當年督導巡視中橫工程常駐之宿所,位置居中又在高處,為農場場員住所-唐、宋、漢莊及場部環繞。後靠山丘座東面西居領導地位,四週環繞松木並種植梅、楓,到秋、冬景色特美,尤以楓紅與建築紅牆紅瓦的相映爭輝,及冬梅各色繽紛綻放在後山介壽亭與蔣介石先生銅像旁之盛況為最。
本區的松科植物均偏老齡現象,推測本區應許久未受火災之干擾,而場區松盧及辦公室前的兩棵老齡的大松樹,更是詮釋本區環境特色及場區歷史的最佳地點。目前的植物相均呈現天然次生林及人工造林的部分,因此在天然次生林相中,常可見到台灣赤楊、玉山假沙梨、假黃楊等代表性植物,松廬為經國先生之行館,屋內景觀古樸、雅緻,經國先生謝世後才改為別莊,並開放住宿服務。
松盧旁還有梅花唷!
我從松盧一路往鴛鴦湖走去,其實距離都很近,這邊還有住宿區。
位於場部辦公室對面的鴛鴦湖景觀步道,除了步道入口的香草園、奇花異草館及海芋區外,還包含賞楓步道,沿著賞楓步道前行,只見各式不同品種的楓樹搖曳在微風中,令人不禁佇立在步道中,靜靜眺望著寧靜雅致的鴛鴦湖,享受這片刻的悠閒與自得,繼續前行則可來到天然次生林區,在山林映著綠水間,體驗與山林交會的樂趣,而後沿著湖畔漫步回海芋區旁的鴛鴦亭稍事休息,亦可在此靜觀不知名的鳥兒與您分享山中的喜悅。
越過盛開的海芋區,回到奇花異草館內,只見形色不一的奇異植栽爭奇鬥艷,令人驚奇不已。最後,可選擇從奇花異草館、香草園返回場部辦公室區結束步道遊程,或是往觀雪亭和果樹觀察區繼續意猶未盡的賞景之旅。
海芋真是漂亮!
場長室外的狗狗正在睡大頭覺。
終於來到蘋果王,我這麼愛吃蘋果,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蘋果樹,其實這裡很多果樹我都是第一次看過,都市長大的我鮮少來到農場,水果攤倒是常去。
農場辦公室前的蘋果王為農場的珍寶,亦是每位旅人蒞臨時必訪的景點。只因一顆蘋果樹上可同時發現43種不同品種的蘋果,是只有福壽山農場才有。樹上除了可長到一台斤重的世界一號外,更有櫻桃般小巧精緻的圓葉海棠,獨特的令人嘆為觀止。
繞了一圈又回到松盧,這時腳架區已被突破,終於可以近距離拍攝,陽光撒下來照在紅葉上超美!
我拍得差不多後就往世外桃源的玄關走去,下去之後就是果樹觀察區,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果樹,但我是直接按照地圖走,想去後方亭子欣賞美景。
這裡風光明媚、林木蒼翠,陽光愈顯刺眼,景色就更美,到了飛雪亭,才知道山景多麼壯麗,跟清境農場有得拚。福壽山農場飛雪亭。
飛雪亭位於果樹觀察區與桃園之間,為本場賞桃花之中途休憩點,飛雪亭前方立有退輔會第三任主任委員趙聚鈺先生之銅像,除紀念趙聚鈺主委於農場初始設立時之諸多照顧外,亦是感念趙主委任內積極推動興建梨山賓館等措施,帶動梨山地區觀光事業與知名度之功績。另於飛雪亭除可緬懷這段塵封的歷史外,亦可於桃花盛放時,欣賞桃花爭豔的美景,夏、秋兩季則可觀賞整排結實纍纍之果樹,冬季如遇下雪則可窺見果園雪景之壯麗。
在福壽山遠眺高山是一種享受,靜坐在景觀平臺上就能輕鬆一覽雪山、合歡山、南湖山、白姑山等山脈山系,和眼前農場的田園景觀相輔相成,構成一幅景緻怡人的畫面,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從飛雪亭往左方山丘走去,看到的應該是花田吧,還有農夫載著奇怪的瓜類。
從這個人工池看出去的山景,實在漂亮呀!此時太陽最烈,我走到流汗,便將羽絨外套收到背包裡,換穿輕薄的防風衣。
從松林步道走下來看到一片美景,難道這裡也有薰衣草花田?
繞了一大圈又回到鴛鴦湖步道,連路邊的花朵都好漂亮,這裡有海芋田及松樹。
這時來到觀雪亭,景觀也是非常漂亮,有遊客坐在這裡休憩吃水果,真是愜意呀!
要不是有雲層遮住,不然是可以清楚看到雪山唷。
沿著鴛鴦湖步道欣賞楓紅,真是唯美!不只深紅色,橙色、黃色、綠色,交相爭艷,與藍天、白雲、綠樹一同揮灑出色彩繽紛的風景畫。
第三度來到松盧,這裡遊客更多了,陽光更為耀眼,所以這時拍楓葉極美,大家都卯起來拍。
松盧的楓紅真的不輸我在日本看到的。
11:30走回遊客中心裡的餐廳,剛好是導遊要集合的時間,但是餐廳裡還有團客在用膳,所以大家必須等到12:00才能進去吃,在等待的同時我跟導遊說福壽山農場這一區我都走完了,拍照也滿足了,但行程沒有排入天池跟達觀亭,我想去但是來回要走十公里,體力是沒問題,但下午14:30要集合回台北,時間肯定不夠,這裡有沒有辦法叫車接送或是計程車?
於是她徵詢有多少團員想一起去,她再去協調當地的導覽車輛,協調過程中有說二十個人的車,一人收200元;或是十二人搭比較好的車一人收400元;但人數都湊不齊或是嫌400元太貴,我是不達目的絕不放棄的執著個性,即使別人不去,我一個人也要花錢去,最後殺價到300元,十八個人要去,等吃飽飯後12:30出發。
這是在遊客中心看到的「北瓜」,也是剛才看到農夫載著的奇怪的瓜類,我是生平第一次看到這種瓜。
「北瓜」貌如西瓜,肉似冬瓜,又稱魚翅瓜,台中梨山福壽山農場植栽生產北瓜已多年,副場長楊正南表示,未大量種植及販售,主要是送人。
據他了解,北瓜主要生長在加拿大及中國北方,因比較奇特,他取名「福壽北瓜」,並做了一首順口溜:「肉似東瓜、貌如西瓜、是種南瓜、名叫北瓜。」凡有掛上「福壽北瓜」牌子的北瓜,幾乎都是他送出去的,至今約有上千顆。另民間傳說北瓜於唐朝時被進貢給閻王而消失於人間,外形像西瓜,果肉似冬瓜,跟南瓜一樣須煮熟食用,果肉呈絲條狀有如魚翅,也因此被稱為「魚翅瓜」,北瓜味甘,但台灣少有人種。
這裡之所以是露營愛好者的天堂,正是因為來這看夕陽、夜晚觀星、清晨日出都是絕佳選擇呀!
進入餐廳用膳,發現大家都很能吃,我們這桌吃超乾淨,以下是今天的菜色,我覺得還蠻棒的,七菜一湯一水果兩瓶飲料,好吃!
這水果我也是第一次吃到,原來是叫人蔘果呀!口感有點像楊桃,汁多但微甜。
「茄瓜」別名:香瓜茄、人蔘果、仙果、香艷梨。科屬:茄科,茄屬。英文名:Solanum muricatum。
茄瓜是高蛋白的「人蔘果」茄瓜形狀多似心臟形和橢圓形,成熟時果皮呈金黃色,有的帶有紫色條紋,果肉多汁,具有高蛋白、低糖、低脂肪的特點,且硒、鈣的含量大大地高於其他的水果和蔬菜,有「人蔘果」的美稱。
其不僅有抗癌、抗衰老、降血壓、降血糖、消炎、補鈣、美容、強心、補腎、生津止渴、補脾健胃、調經活血等功能;還能被加工成果汁、飲料、口服液、罐頭、果脯等供人們食用。
我吃飽飯後到販賣部去買水果,打算回程在車上吃,人蔘果一顆才25元,但蘋果大的一顆要超過100元,而且又不漂亮,太坑人了,立馬放回去,我在日本長野買信州大蘋果,比這裡種的大顆又漂亮,價格只有這裡的三分之一。
大家集合後,搭上兩台九人座休旅車,跟去竹山天梯一樣,駕駛兼導覽,他們兩位這趟真是賺翻了,開五公里來到天池,路程都是上坡的蜿蜒山路,路很小又很塞,所以開有點久。
到了天池的觀景台,風景真是棒呀!這裡只停留三十分鐘。福壽山之天池。
天池位於福壽山最高處,標高2614公尺,可遠眺雪山西峰。下午時分,整個雪山西峰雲霧縹緲,景緻優美、宛如仙境,據傳沿天池繞行三圈後許願,可心想事成。
而天池亦是觀夕照的著名景點之一,其中以天池往露營區的方向觀夕照最為美麗,除可遠眺場區田園風貌外,更是雲彩匯聚最為精彩的景點,另天池停車場旁因擁有遼闊的視野,亦是觀夕照與雲彩的絕佳位置,而最特別的一點則是因天池磁場強烈靈氣匯聚,亦為台灣著名禪修之所。
一來到天池,我不是先拍照,而是依照當地導遊說的繞著天池左三圈、右三圈走,然後許願。他們說很靈驗,六圈走完後我才開始拍照。
這邊有天然生成的蒲團樹,不是像其他地區人工栽種的,所以很特別。而天池磁場據說是全台磁場感應最強,所以是修行人必訪景點。
這邊就有位遊客在比手畫腳了,不知這位師姊是否為乩身,是否正在跟神明感應?
從天池往達觀亭拍去,是許多攝影愛好者的必拍景點,漂亮是漂亮,但水濁就扣分,為什麼不能像日本的湖水那麼清澈呢?
邊走邊拍明池與達觀亭。天池-觀達亭。
看到一隊修行團來繞池,裝備真是齊全。
達觀亭是先總統蔣介石先生修心、思考國事之處所,入口為一條幽境可直通停車場,有一崗亭為外衛,進入不遠又有一崗亭為內衛,旁有一棟木建築為警衛宿舍,可瞰視農場主要山頭及露營區,再入內有古屋-達觀亭,達觀亭為一棟十字形格局之二層樓房。一樓部份,有玄關、侍衛傳達房、中庭、書房、暫憩房供蔣介石先生修心、思考國事處所,中庭只有簡單擺設,裝潢簡樸明亮,書房已改為場史館,暫憩房尚有二張臥床一張坐椅,後門廳有場史介紹與相關圖照,二樓部份有外景觀陽台及議事廳,四面都是落地玻璃窗,視野清晰四週並有座椅,可供蔣介石先生於天候不佳時,在室內漫步之用。
在達觀亭外則是著名之天池,環繞天池有二層步道,一高一低,可隨性遊走,若在早晨易遇松鼠,且可靜聽松濤,若在午後則常有霧氣,可體會雲兒在林梢,雲深不知處的意境。屋外左側松林中有一磚砌烤肉架,是為了 蔣介石先生與夫人在此烤肉所造,可稍窺夫人之美式生活作風。
之後我便拖鞋進入達觀亭參觀,許多遊客坐在裡面喝咖啡,好悠哉呀!
離開達觀亭之後就集合上車,導遊說要載我們去秘境,結果到了露營區,有超多人在這露營,還有小木屋唷!
我們下車後導遊要我們往裡面小路走,原來是要去「藍茵湖」,看照片很美但這裡實際超荒涼,而且沒有指標也沒跟我們說怎麼走,於是我們兵分兩路走到快沒路才折返,覺得應該是在下方,結果卻是乾涸沒有水的枯湖,殘念!不過倒是有拍芒花。
後來上車大家都說導遊沒講清楚,時間還夠,要他帶我們去製茶廠賞楓。
往裡面走果然有一排楓樹聚集不少人,我們利用五分鐘時間過去拍照,據說這裡的楓紅是今年福壽山農場最先變色的。
我們拍完後,一下子就回到停車場,大家上完廁所紛紛回遊覽車上,結束今天的行程。
福壽山農場四季氣候分明,晨昏雲彩變化萬千,孕育出四時迥然不同美麗景色!隨著四季更替,春季櫻花、李花、桃花、蘋果花相繼含苞綻放,為農場歡迎春日的到來;緊接著夏日金黃貓耳葉菊點綴青山中,黃綠相間在陽光照射之下更顯光耀奪目;接踵而來的則是豐收的季節,桃、梨、蘋果等結實纍纍,甜美飽實,嬌豔欲滴。
每當秋風吹起,大片波斯菊花海翻騰與遠山相映成色,楓紅妝點著農場處處,為福壽山農場色彩最豐富的時刻;初冬,梅花歲寒,白雪山頭,展現一幅北國風情畫。
因四季各有不同風采,十二個月份亦各有不同景色,特別用一首詩表達農場的十二月風情,
『一月雪天飛,二月讚櫻花,三月舞桃花,四月笑蘋梨,五月齊花開,六月捻茶香,七月瀲菊黃,八月覓桃香,九月品梨甜,十月秋豐收,十一月賞楓趣、採蘋樂,十二月盈霜降。』
夜晚的福壽山農場更是罩上滿天星宿,向大夥傾述著希臘古老神話,如此豐富的景色,總是吸引遊人一再拜訪福壽山農場,這次您絕不能再錯過這美麗天地!
高山上通常午後就起霧或下雨,難怪要那麼早出發,現在天色變了,還好是已經要回家了。
遊覽車在中橫某段停下來,大家紛紛下車察看,原來遇到大樹倒塌,橫臥公路上,所有車子都停下來等,我下車走過去看,才走到一半前方的人就說通車了,真是蠻特別的坍方體驗。最後花了六個小時車程回到台北,交通真的是很不方便,但這樣的楓紅美景,還有讓我認識到幾種農作物,此趟有所學、有所獲,真的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