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那天,我在FB看到有朋友動態去看玉器展,覺得很特別,於是我下午就從家裡散步去中正紀念堂。
因為已經三月了,去年有來賞櫻,但今年似乎比較晚,只有山櫻花開得比較茂盛。
大漁櫻都還沒開,但修善寺寒櫻已經綻放了。
到了中正紀念堂裡面,首先看到的是唐卡展,第一次看到藏傳佛教特有藝術,覺得很新奇。
唐卡是藏語 thang-ka 的音譯,其中 thang 義為「松樹」,ka 為名詞尾碼,指西藏藝術中的一種卷軸畫。
至於為什麼以 thang-ka 稱呼這種卷軸畫,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解釋,可能與藏族同胞早期在木板上寫字繪畫有關。
唐卡最早出現於吐蕃時期( 公元 7-9 世紀 ),與唐五代敦煌幡畫小知識和宋代宣和裝繪畫小知識有淵源關係,11 世紀前後形成固定樣式。
唐卡最初作為遊牧部落和遊方僧人的流動神龕小知識,方便他們在荒野岩窟或居家修習,以後作為本尊神像在寺院也被廣為供奉。
唐卡依據材料分為絲絹唐卡和繪畫唐卡兩大類,前者如堆繡小知識,絲貼小知識,緙絲小知識等;後者僅指筆繪的唐卡。
西藏因為政治背景,佛教可分前弘期(8-9世紀)和後弘期(11世紀以後),前者因為滅佛,當時的作品幾乎很少流傳下來(據學人考據目前已經發現幾處壁畫遺址),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當時作品風格應該完全是印度式的。目前一般所說的唐卡都是指後弘期以後的作品。
參觀完唐卡後,便去參觀玉器,因為看到不能拍照的標示,所以我只拍一張就開始參觀,裡面的玉器各朝代都有,琳瑯滿目,就像在故宮看到的。
看完玉器展之後,到外面走廊看畫展,都是美術系老師的作品唷!
我覺得每幅畫作都好棒。
邱秀霞老師的水彩畫作好搶眼,一看就知道是櫻吹雪,是不是弘前城公園呢?
中正紀念堂有這樣的藝廊供大家免費參觀真的很棒,尤其很多外國人都會到中正紀念堂這個景點,讓他們看看台灣人的美學素養也不錯,也算是文化交流。
接著參觀老蔣的歷史文物,這些黑頭車好氣派!
每個勳章都好大,還看到蔣公跟麥帥的照片。
這幅對聯再熟悉不過了,是蔣公在右手肌肉萎縮之前,曾寫下一幅書法字,書謂:「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
這幅字完成以後,交給了蔣經國,小蔣立即差人框裱起來,掛在自己堂屋內。
蔣經國在父親去世之後,曾經如此評說這幅字之深意:「先君在病中曾手書『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十六字,付經國保存,此為經國敬謹奉藏先君遺墨最後之一件。先君崩逝,舉世同悲,經國五中哀慟,實所難堪!自先君之逝,每日摩挲恭讀,了知先君革命一生,實以此為日不去心徹始徹終之志事,謹敢以此先君手墨十六字,敬佈於世,誠不知哀涕之何從也。」 由是觀之,蔣介石給蔣經國的這十六字箴言,應該就是父親送給兒子兼具公私意義的遺囑。
不過現在很多人會拿來開玩笑,曾聽過「以個人興亡為己任,置他人死生於度外」,但其實也很中肯,因為人都是自私的嘛,「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死道友不死貧道」反而是現今社會的寫照。
剛看到蔣公的書房覺得有點毛,因為一個蠟像坐在那也太逼真了。
從側面仔細看,蔣公的頭上有毛耶!他不是光頭嗎,怎麼會有頭髮?我覺得很有趣。參觀完後便步行去公司牽車。
到了今天3/30,我在中正紀念堂FB粉絲專頁看到櫻花動態,原來在幾天前大漁櫻就已經滿開了,差不多是我去恩愛農場賞櫻那天,於是今天中午立馬衝去賞櫻。
中正紀念堂FB:https://www.facebook.com/cksmhfb/
我停好車時,發現隔壁的勁戰燈殼很七彩,深得我心啊!連儀錶板都七彩漸層,真漂亮!
今天很溫暖,中午遊客也非常多。
沒想到開得最茂盛的是杜鵑花,超漂亮!
隨處可見盛開的杜鵑花!
終於看到大漁櫻了,雖然滿開但嫩葉也長出來了,比較沒那麼漂亮。
可惜,如果提早幾天來就完美了,等明年再來賞櫻吧!
超多人在樹下拍照,大漁櫻近拍真美!
拍完櫻花之後,我沿著南洋杉步道回去,從上面看另一邊是廣場與山櫻花。
回程走南洋杉步道看到不怕人的松鼠。
這松鼠好可愛,很專心在吃東西。
也有遊客鋪墊子野餐,就像日本花見一樣愜意。
今天雖然沒有大太陽,但也是很適合踏青的氣候,看大家悠閒的樣子,似乎只有我壓力特別大。
最後從大忠門離開,準備去上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