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台灣的名稱由來很多,其中之一為南台灣原住民西拉雅族對外來者的稱呼;
荷蘭時期稱台灣為「Taioan」,以音譯轉寫為漢字「大員」、「台員」、「大灣」或「台窩灣」,
這些名稱原本是指現今的台南地區,後來演變為整座島嶼的名稱。
台灣有另一個名稱叫「福爾摩沙」,
是從葡萄牙語美麗之島「Ilha Formosa」音譯而來,
在1950年代前是台灣主要的英語名稱。



地理範圍

1949年後,台灣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用於指稱撤退至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
1990年代後,在非官方場合被普遍用於指稱中華民國政府行使主權的區域,
包括台灣本島與附屬的22座小島,以及台灣海峽中澎湖群島的64座島嶼,
台灣海峽西側緊鄰福建的馬祖、金門與烏坵,
台灣海峽西南側在南海上的東沙群島,還有南沙群島中的最大島嶼太平島和中洲島。

目前臺灣本島約佔中華民國實際行政區域面積之99%,
其約位於東經120度至122度、北緯22度至25度之間,並有北回歸線橫貫中南部。
其最大城市台北是中華民國政府的所在地。
台灣的附屬島嶼,有位於東側外海的龜山島、綠島、蘭嶼,北部外海的彭佳嶼、基隆嶼,
西南沿海的小琉球,釣魚台列嶼也包括在內。



台灣島的生成

台灣島主要是由兩個板塊的擠壓產生。
分別是屬於大陸板塊的歐亞板塊,以及屬於海洋板塊的菲律賓板塊。
擠壓的作用分為兩個部分。
在菲律賓板塊西邊,歐亞板塊沉入菲律賓板塊下方,而菲律賓板塊的北邊,
則是菲律賓板塊沉入歐亞板塊下方。
擠壓作用使得台灣島逐漸隆起,並且在台灣的南方形成馬尼拉海溝、呂宋海槽與呂宋島弧,
以及在台灣的東北方,形成琉球海溝與琉球島弧。

台灣島突出海面之後,形成許多山脈。
花東縱谷將台灣島一分為二,縱谷東邊的海岸山脈屬於菲律賓板塊,
西邊的中央山脈、雪山山脈與玉山山脈則屬於歐亞板塊。
玉山山脈形成之後,由於上層向西滑動而形成了阿里山山脈。
來自高山的雨水沖刷,導致了山脈西側沖積平原的誕生。
至今持續的板塊運動,則產生了火山群與頻仍的地震。



現今台灣地形

高山上的山嵐台灣全島南北長約395公里,東西寬最約144公里,
海岸線全長約1,200公里,含澎湖群島總長約1,520公里,面積約35,915平方公里,四面環海。
山脈大多成東北偏北走向。
主要山脈有縱貫南北的中央山脈,靠西側的玉山山脈與阿里山山脈,
北部的雪山山脈,以及緊鄰東海岸海岸山脈,這些山脈合稱台灣山脈。
最高峰為玉山山脈的玉山主峰,海拔3,952公尺,不僅是台灣第一高峰。
在日治時期亦為日本最高峰,故有「新高山」之名。
台灣島亦為世界地勢高度第四高的島嶼。
丘陵地帶則大多在北部與靠近山脈地區,這些山地與丘陵共約佔台灣島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平原與盆地雖狹小分散,卻是人口稠密的地區。
主要盆地有北部的台北盆地,中部的臺中盆地與埔里盆地,
以及東部地區的泰源盆地等。
嘉南平原位於台灣南部,是台灣最大的平原。
其他還有中部的彰化平原,南部的屏東平原,東北部的蘭陽平原,
以及東部的花東縱谷等。
地形如平原般平坦,但地勢較高的臺地有林口臺地、桃園臺地、大肚臺地、八卦臺地等。

台灣的主要的河川大都在西岸,長度最長為中部地區的濁水溪,
流域最廣為南部的高屏溪。北部的淡水河則是長度第三與流域面積第三。
其他由北往南依序為大安溪、大甲溪、大肚溪、曾文溪等。
東北部與東部地區主要河川則有蘭陽溪、立霧溪、花蓮溪、秀姑巒溪等。



地理位置

台灣島地圖台灣島西臨台灣海峽,與對岸的福建省平均距離約200公里。
北邊隔東海與日本琉球群島相接。
東邊為太平洋。西南邊是南海,南邊則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鄰。
在西太平洋由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琉球、菲律賓等眾多島嶼所形成的島弧花綵列島中,
台灣位於中樞位置。
目前臺灣使用東經120度的UTC+8區時(國家標準時間)。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台灣位於東亞島弧中央,為亞太經貿運輸重要樞紐。



臺灣氣候

台灣島以中南部嘉義與花蓮通過的北回歸線,將台灣南北劃為兩個氣候區。
北部為副熱帶季風氣候,南部為熱帶季風氣候。
5月到9月是台灣的夏季,每日氣溫經常可達27到35度。
7月的平均氣溫達到28度。冬季時間短,氣候也較溫暖,1月平均氣溫為14度,
但在合歡山、玉山、雪山等山區地帶仍然有降雪的機會。

台灣平均年降雨量為2515毫米,但是伴隨著季節、位置、標高的不同,
降雨量也隨之變化。
北部、東部全年有雨,其中基隆被稱為「雨港」。
中南部的雨季,則主要在夏季。

台灣島經常有許多颱風經過,
6月至9月是颱風季,每年夏、秋兩季平均都有三到四個颱風侵襲臺灣。
颱風為台灣提供了充沛的水分,但由於降雨空間和時間分佈十分不均,
容易引發洪水與土石流等災害。
另一方面,台灣如果缺少夏季颱風所帶來的雨水,到了冬季就容易出現乾旱。
臺灣冬季盛行來自蒙古高壓的東北季風,夏季盛行西南季風,高峻山脈能阻隔季風,形成雨影效應。



主要城市

臺灣大部分城市集中在西部,事實上全島人口九成皆集中在西部平原。
其中最大的城市是位於台北盆地的台北市,台北市也是1949年後中華民國事實上的首都。
第二大城高雄市位於臺灣南部,擁有臺灣第一大港及完成的工業。
第三大城則為位於中部的臺中市。
以上人口皆超過100萬人。
第四大城臺南市人口雖僅76萬人,但其都會區仍有百萬人規模。
詳情參見臺灣鄉鎮市人口列表。

此外省轄市及人口15萬以上的縣轄市尚有:
北部:
基隆市、新竹市(以上省轄市);
板橋、土城、樹林、中和、永和、新店、三重、新莊、蘆洲、桃園、八德、中壢、平鎮(以上縣轄市)。
中部:
豐原、彰化、大里、太平(縣轄市)。
南部:
嘉義市(省轄市);永康、鳳山、屏東(縣轄市)。
東部:
兩大城花蓮及台東(縣轄市)人口皆約10萬。



台灣歷史
亦可參見:中國歷史、日本歷史、中華民國歷史

最早定居在台灣的原住民,其文化與海洋息息相關。
據中華民國行政院的資料,以及語言學和人類學的一些研究,
台灣原住民與太平洋區域住民(如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玻里尼西亞等地)
的語言同屬於南島語系(也稱「印度尼西亞語系」),
而中國華南地區並不屬於南島語系。
由人類學及古文化的角度,
台灣原住民的缺齒、紋身、口琴、卉服、織貝、腰機紡織、貫頭衣、親族外婚、父子連名、
年齡分級、老人政治、鳥占、出草(獵首)、靈魂崇拜、室內葬等特徵,
都屬印度尼西亞古文化的特質。

《三國志》記載三國時代吳國曾指派軍隊登陸夷洲,
《隋書》則有隋煬帝派兵攻打流求國的記載。
但目前還欠缺考古學的證據可確認夷洲與流求國的真實位置,
學者間也沒有一致的意見,只能當做研究古代台灣的一種參考而已。
若想進一步予以論斷,必得重新覓取明確的資料才有可能。

《澎湖島及福爾摩沙海島圖》,約翰·芬伯翁繪,
約1640年,73×103cm,荷蘭海牙國家檔案館藏荷西殖民時期。
荷蘭統治時期,為增加米、糖等農作物產量,
開始招募中國福建沿海一帶的居民遷往台灣開墾種植。
台灣在1624年至1662年間被荷蘭人殖民,北部也曾經為西班牙占領,
後來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東亞展開競爭,企圖獨占市場,
於是對日本政府散播西班牙企圖顛覆日本政府陰謀,
引起日本鎖國政策(僅僅允許清帝國與荷蘭)。
為了進一步驅逐西班牙勢力,於是荷蘭人北上攻打西班牙,稱霸台灣。
隨後鄭芝龍也大規招募移民渡海拓殖台灣。

鄭氏治理時期

反清復明的鄭成功經過九個月的苦戰,
迫使荷蘭殖民總督揆一於同年黃曆十二月十三(西曆1662年2月1日)簽字投降,撤離台灣,
自此台灣歸為鄭氏政權治理。
後來於清朝康熙年間,清軍擊敗鄭氏後代,將台灣劃入清朝版圖,歸福建省管轄,
結束鄭氏三代前後22年的統治。

清治時期

初期清朝政府對於台灣的統治採消極政策,未經許可禁止移民,
但中國大陸沿海省分仍有不少人民冒險偷渡來台,
在台灣西半部各地落腳定居,後來慢慢開始有向台灣東部開墾的行列,但為數不多。
19世紀中葉以後,隨列強逐步由海路進逼中國,
台灣在1860年起,開放部分港口開放對外通商。
1874年,日本藉台灣南部原住民殺害琉球漁民事件,出兵恆春半島,
即「牡丹社事件」。
1884年,中法戰爭中法國軍隊出兵澎湖群島及台灣北部。
這都讓清朝逐漸重視台灣在海防上的重要性。
1885年,清朝設立台灣省,由劉銘傳出任首任巡撫,在台灣勵精圖治,
使台灣在短短五年間成為當時中國最西化的省份。

台灣民主國及日本統治時期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政府戰敗後,簽署馬關條約,
割讓台灣及澎湖為日本的殖民地。
日本接收初期,台灣官紳如丘逢甲等人抗拒割讓日本,成立「台灣民主國」,
推舉末代台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抵抗日本軍隊的接收,
結果日軍甫登陸唐景崧立刻逃至廈門,6月26日劉永福繼任台灣民主國總統。
將台灣民主國中部以北防務委由台灣知府黎景嵩指揮,
派遣統領楊戴雲、提督李惟義、督辦吳澎年扼守苗栗尖筆山與彰化八卦山。
之後三個月,民主國和日軍發生不少規模不小的血戰,
並共造成台灣方面14000名兵勇戰死,史稱乙未戰爭,同時也是台灣史上最大一次戰爭。

初期日本治台任用軍人為台灣總督,以敉平當時各地的動亂組織。
後到日本大正年間,政局轉穩,日本政府開始大量建造各項基礎建設,
如自來水、電力、公路、鐵路、醫療、教育。
並大量開採台灣自然資源,如金銅煤礦、森林、樟腦、蔗糖、稻米、食鹽等,
用來作為日本重工業的發展。
同時,日本重新劃定台灣行政區域,對重要的區域都市開始進行「市區改正」工作,
擬定都市計畫,改變過去台灣常見的清末閩南地區的鄉鎮風光,
使得街道風貌漸為西洋化,
並規劃道路橋梁、公園綠地、自來水與下水道、電力工程、衛生機構、公家廳舍等。

另一方面,受制於殖民政策,日本對台灣人進行殖民教育。
雖然在教育制度上對台灣本地人並沒有明文限制,
但是台灣人受到與在台日人的差別待遇或歧視則時有所聞。
雖然一般認為日治時代的台灣人,被限制僅能接受醫學、農牧等技術性質高等教育。
不過這種說法是以訛傳訛。
二二八事件的遇害者就不乏是在日治時代修習文、法科而成就卓著者:
如臺大文學院長林茂生、高等法院推事吳鴻麒、
新竹地檢處檢察官王育霖(為台灣人在日治時代第一位檢察官),
台南市名律師湯德章等等,不勝枚舉。
對推廣台灣教育之普及亦有其功。

台灣人民對於日本殖民政府的反抗,
初期多為激烈的武力衝突(以中、南部地方勢力居多),
最後都以被鎮壓瓦解或被誘導歸順收場。
自1920年代開始,隨著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
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民族自決」主張的影響,
台灣的知識分子也展開一連串要求自治與制度改革的運動,
結合偶發的勞工運動,並向民間廣為宣傳,但到了後期,
因為左、右兩派的分裂,及殖民政府加強壓制力道而逐漸消沉。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37年起),日本為加強對台灣的控制,推行皇民化運動,
「鼓勵」台灣人說日語,改姓日本姓氏,穿日本服飾,
奉祀傳統日本信仰神道教,全盤接受日化生活。
另外也以各種方式召集台灣人從軍或負擔軍隊勞役,投入中國及東南亞戰場。

中華民國領台時期

台北市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內的二二八和平紀念碑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並簽署《日本降書》,
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何應欽接收台灣,
而後設立與中國大陸省級行政體制不同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並由陳儀出任台灣行政長官。
但因為陳儀等接管官員貪污、任用親信且軍警紀律敗壞,
加上戰後經濟崩潰導致人民生活陷入困境,和政府造成的文化衝突,
以及部分新住民(外省人)相對於老住民(本省人)在社會和經濟地位上具高度優勢的不平等待遇,
最後在1947年初,因查緝私煙所引發的警民衝突,
導致二二八事件全面爆發。
一星期後,國民政府派兵來台鎮壓,後續還有清鄉行動,
許多與事件無關的各界菁英與百姓也被無故殺害,
或逮捕之後不經審判而被監禁、處死或就此失蹤。
此事件揭開了195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高壓的序幕,
並埋下後來族群對立與台灣獨立運動的種子。

1949年,因在中國大陸發生的國共內戰,
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國軍被共產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擊潰,
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台灣,
中國共產黨在大陸宣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而由於解放軍仍持續攻擊國軍,
從1949年10月24日解放軍渡海進攻大金門開始至1979年1月1日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為止,
台灣與中國大陸在海峽之間有發生一些大小規模的慘烈戰役,
如金門古寧頭戰役、大二膽戰役、九三砲戰與之後的八二三砲戰、料羅灣海戰,
國軍與中國大陸直接武力衝突直至1958年金門八二三砲戰防衛成功,
使得雙方暫時停火,國共交戰方逐漸平息。
之後經過二年(1960年),解放軍仍發動較小規模砲戰,
與往後1965年間偶發的東引海戰、東山海戰和烏坵海戰之外,
亦未有正式交戰的行動,直到1978年底才正式宣告國共內戰時代結束,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雙方各欲收復國土所展開的軍事行動的台灣海峽危機得以正式終止。

政府遷台初期,國民黨領導人蔣中正以反攻大陸作為口號,
以反攻大陸為由凍結憲法,施行戒嚴法,展開長期的戒嚴。
在國共雙方激烈戰鬥期間,國民黨政府在台灣一方面利用美援,
推行經濟上的變革,穩定農業,扶植工業及中小企業;
一方面透過《戒嚴令》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等法令,
配合黨、政府、軍隊、特務的結合掌控,
持續政治與社會上的強勢壓制,鞏固一黨專政體制,造成許多反對言論或行動,
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直到1970年代,
都被認為是國際社會中中國的合法代表,但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逐漸增加。

1971年,聯合國即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之際(第2758號決議),
迫於外交環境困厄,國民黨政府堅持「漢賊不兩立」,
加上美國方面「親中」的意向清楚,宣佈退出聯合國,
此後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下滑。
1979年1月1日,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斷交,對中華民國的外交處境也造成衝擊。
台灣的黨外團體也開始透過私下發行的政論雜誌,
對國民黨政府進行抗爭,要求全面落實民主政治與言論自由。
1979年12月,在高雄市所發生的美麗島事件,是規模最大的民主抗爭事件,
隨之而來的對被逮捕相關人士的軍事審判也引起社會注目。

1980年代,陳文成命案、江南案、十信案的相繼爆發,
加上黨外人士的對抗,使國民黨的統治權威受到嚴重打擊,
終於在1987年宣佈解嚴。
隨著總統蔣經國在1988年去世,蔣家父子兩代的統治也隨之結束。
1991年5月1日,政府宣佈結束「動員戡亂」,
結束多年部署的反攻大陸之軍事計劃。
繼任的總統李登輝推動民主化與台灣本土化政策,
陸續推動六次修憲,並在1996年舉行首次總統直選。
1999年,李登輝在接受德國記者專訪時提出了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為兩個對等的國家。
台灣內部雖有統、獨兩派立場,但是因為外交情勢及環境綜合考量,基本態度為維持現狀。

2000年3月18日,由民主進步黨提名的陳水扁、呂秀蓮當選第十任正副總統,
寫下首次政黨輪替的紀錄。
2002年8月,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公開表示台灣與大陸的關係是「一邊一國」,
引發台灣、中國大陸及美國各界的爭議。
2004年,陳水扁及呂秀蓮當選連任。
次屆的正副總統選舉,將在2008年舉行。



台灣生態

野生的台灣梅花鹿已經絕跡。
另有台灣國寶魚之稱的台灣鮭魚台灣位於亞熱帶與熱帶,以及大陸與海洋的交界處。
氣候條件使早期的台灣利於生物生存,台灣海峽的隔離,
則使冰河時期經由陸橋從歐亞大陸遷移而來的物種,形成為島上的特有種。
另外高山對季風的阻擋能使島內環境變化較大,例如降雨量的差異。
複雜的地形則會導致地理隔離,有利於新物種的形成。
流經菲律賓、台灣與日本海域的黑潮洋流,也是生物的營養來源,
一方面帶來海洋動物與浮游生物,一方面則帶來南方植物。

台灣陸地的森林種類主要受到海拔高度影響。
海拔1500公尺以下是闊葉林,1500公尺以上則是針葉林,
3500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帶則是灌木或草原。
不同種類森林所構成的環境,也是各種植物、動物、與真菌的棲息地。
台灣的海岸線與鄰近海岸地區,過去擁有廣大的紅樹林與沼澤,
並因此孕育許多生活在潮間帶的動物。
但現今大多已經消失,只保留在少數區域,例如台南的七股溼地與台北的淡水河河口。
此外最南端的恆春半島,至今仍存有熱帶季風林與珊瑚礁。
由於人類在平地的開發,大型野生動物大多分佈在山區或較稀少的平地森林中。

由於人為的破壞,帶給了臺灣部分物種的負面影響,有的甚至瀕臨滅絕或已滅絕。
如:福壽螺與吳郭魚這兩個外來種引進後,因欠缺天敵的制衡下,過度繁殖,
導致台灣原生的田螺和鯽魚大為減少;
17世紀時曾經滿山遍野的台灣梅花鹿,因長期過度捕獵大量鹿皮外銷日本等地,
以致於目前野生的台灣梅花鹿已經滅絕。

為保護自然風景及野生動植物,
台灣政府自1983年起已公告成立7座國家公園。
另為保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自1986年起也陸續公告19個自然保留區。



台灣政治和台灣外交

目前臺灣最受到爭論的政治問題是臺海問題。
臺海問題主要圍繞著台灣(或中華民國)與中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關係。
目前(2007年),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政府均承認一個中國並承認或認知台灣是中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同時也與臺灣保持著半官方關係。
自從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兩個政府至今在法律上保持了臺灣是中國一省的共識,
同時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總綱,中華民國領土仍及於「固有疆域」(含中國大陸與外蒙古)。
由於臺灣解嚴後獨立運動的興起,臺灣開始訴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的「擁有台灣主權」,
及在國際上壓抑台灣國際空間的行為,會造成兩岸的衝突。
但在同時,中國大陸亦在訴求,臺灣獨立運動所宣稱的「兩國論」「一邊一國」等,
及在法律、文化、國家認同等方面上排斥中國的行為,會造成兩岸的衝突。
據2006年的一份調查稱,台灣住民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
且認為台灣(中華民國)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目前(2007年)臺灣島內形成了以中國國民黨為主體的泛藍陣營,
以及民主進步黨為主體的泛綠陣營兩大政治勢力,
雙方陣營在臺灣主權地位及與中國關係的議題上看法大相逕庭。
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主張終極統一
(中國國民黨:依循國統綱領,在台灣優先的前提下,逐步邁向民主、自由、均富的統一;
親民黨:三階段整合論,第三階段邁向政治整合);
而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主要政黨包括民主進步黨及台灣團結聯盟)則主張建立台灣主體性。

因為聯合國遵守一個中國政策,因此中華民國多次嘗試加入聯合國的申請均被拒絕,
故有人認為:「臺灣無論以什麼樣的名義都無法成功加入聯合國」。
但也有人認為此解釋誤解了聯合國2758號決議案的內容,稱該決議案並未涉及「台灣」的地位問題。

多年來兩岸之間的交往逐漸密切,臺灣部分民眾了解一個中國的統一政策,
然則少數台灣人會信任一個中國的統一政策;
同時也有部分人士支持臺灣獨立。
關於台灣的未來發展及兩岸關係,目前(2007年)以「希望維持現狀者」居多數。



台灣人口和台灣族群

台灣目前總人口約2291萬人(2007年7月統計),
可分為四大族群:原住民、福佬人(或稱河洛人,俗稱臺灣人)、客家人、外省人。
原住民約占總人口2%,其餘絕大多數為漢族。
其中又分為「本省人」(86%)以及「外省人」(12%)。
本省人主要為福佬人(73%)和客家人(11%),已經在台灣生活許多代。
外省人是指1949年跟隨中華民國中央政府來台的新移民以及其後代。
由於混居及通婚,目前除了在部分地區如眷村外,兩者已不易分辨。
客家人主要遍佈於北部桃園新竹苗栗地區,福佬人則平均分佈在臺灣各縣市。

近年來由於台灣經濟以及生活水準的提昇,
吸引世界各地許多族群來台工作,其中以東南亞人民為主,
例如一些外籍勞工(如:泰勞、印尼勞、越勞)、幫傭看護(如:菲傭、印尼傭、越傭)等,
還有一些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偷渡者。
近年來,部分台灣男子以東南亞或中國大陸的女子為結婚對象,
在台灣一股稱呼為「外籍新娘」(外籍女性配偶)或「大陸新娘」(中國大陸女性配偶)
以及其婚生子女的新住民族群,已經隱然形成。
這些女性,希望社會能稱呼她們為新移民女性。
由於台灣人與東南亞國家人民通婚(大部分是台灣男性和東南亞女性通婚)日益增加,
亦有所謂的第五大族群的稱呼。

目前中華民國官方承認的台灣原住民共有13族,
其中傳統9族包含了原統稱為高山族的泰雅族、阿美族、布農族、卑南族、排灣族、
魯凱族、鄒族、 賽夏族及蘭嶼上的達悟族(舊稱雅美族),
近年太魯閣族由泰雅族劃分出來,而撒奇萊雅族由阿美族劃分出來。
屬於平埔族的則有邵族與噶瑪蘭族也獲得承認。
至於其它平埔族族群劃分雖已有學術研究,但官方尚未認定,
而目前屬泰雅族一支的賽德克族正積極爭取成為第十四個原住民族。



語言與文字

文字上,台灣使用傳統的正體中文(即正體中文,中國大陸地區則使用簡體中文)。
由於義務教育的落實與戰後初期的強制推廣,
官方語言國語是目前臺灣最通行的語言,常見外國語言為英語和日語。
台灣也保留了各族群、省份原始的語言與方言。

如台灣原住民各族的語言(以高山族為主)、方言河洛話、客家話以及其他各省的方言,
其中以閩南語與客家話為大宗,而平埔族由於與漢人通婚,
加上生存壓力,其語言大多已幾乎消失殆盡。

目前在火車站和機場,都會以國語、閩南語、客語和英語四種語言播報。
此外,由於日本曾在二戰前統治臺灣,本省人年長者普遍可使用日語。
而滿語雖為臺灣清治時期官方語言之一,但事實上在臺灣並不通行。

中華民國政府所推行的國語是以北京話為基礎,
但由於國語已經在台灣地區獨立發展了50年以上,
以致於漸漸與在中國大陸所使用的「普通話」出現差異,
部分語音因與臺灣本土語言相互影響,造成捲舌音、兒化韻逐漸消失等等。

詞彙上亦多處不同,有些來自台灣本土語言的新詞彙(主要是河洛話):
「槓龜」(沒有收穫)、「衰」(倒楣)等等,
有些是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分裂後交流變少,
造成了用詞習慣的差異,例如:大陸用詞多用「圓珠筆」,臺灣用詞多用「原子筆」,
於是有語言學家因此稱之為台灣國語或台灣華語。

台灣漢字拼音使用注音符號(舊稱注音字母)。
音譯早期普遍採用威妥瑪拼音,至今外國對於台灣的人名及地名音譯大多沿用此拼音法。
教育部過去曾公佈注音符號第二式,預定作為官方標準,但並未推廣或強制使用,
甚至連同屬中央部會的交通部和外交部,在音譯地名及人名時都不使用注音符號第二式。

民進黨執政後,教育部為了使全台譯音拼法一致,
於2001年通令使用由中央研究院余伯泉主導規劃的通用拼音,
但是泛藍政黨則認為應使用中國大陸制定的漢語拼音(此拼音為ISO國際標準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
因此引起了很大的風波,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不同調,
如:台北市政府原採通用拼音,自前臺北市市長馬英九就任後,改用漢語拼音;
高雄市原採用注音符號第二式,現在逐漸轉為採用通用拼音。



語言教育

從2000年開始,民主進步黨執政並奉行本土化路線,
河洛語、客語和原住民語言的教育得到了推廣。
而在近四十年的戒嚴時代之間(1949年─1987年),
國民黨政府推行「說國語運動」,獨尊華語北京方言。
限制閩南語、客家話及其他各方言的使用。

現在出現有一些年長的本省人不懂國語,
也有老外省人不懂閩南語的現象。
而目前青年人對母語的聽說能力都大幅下降,
所以教育部在國小教材中加入鄉土教材推動閩南語、客家話、原住民語等等。

在外語上,臺灣政府與民間非常重視英語教育,
許多人從幼稚園就開始學習英語,也有大量到英國、美國等歐美國家的留學生。

由於經過五十年台灣日治時期,
日本語言對台灣的影響一直相當深遠,許多台灣人習用的語彙,
如:撒西米(生魚片,漢字:刺身)、面積單位「坪」等、皆受到日本的影響。
在台灣,許多老一輩的本省人通曉日語。
近來,日本流行文化風靡亞洲,台灣年輕人學日語的也不在少數。



教育與學術

中央研究院大門圍牆臺灣教育的開端肇始於1666年鄭氏王朝時期,
鄭經採納諮議參軍陳永華之建議,
在今之台南市內興建臺灣首座孔廟,又稱「全臺首學」,
並創辦學院、建立考試制度。
清領時期,官方設辦了府學、縣學,民間也私設有書院、社學、義學、私塾等教育機構,
並於1887年起開辦西式學堂。

日治時期自1898年起對台灣人實施西式的初等教育,
日語教學是其重點,作為其貫徹殖民政策的工具。
之後,亦發展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但在日本人差別待遇、隔離政策的原則下,
台灣人子女升學機會有限,有不少學生因而負笈日本內地求學,
並成為1920年代台灣非武裝抗日運動的中堅人物。
1943年,日本在台灣全面推行義務教育。

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後,以日治時期已經推動的義務教育及中國的教育體制為基礎,
實施改革學制、改訂課程、甄選及訓練教師、實施6年國民義務教育等政策,
當時整個國民教育的重心是放在普及國語、灌輸三民主義上。
為了提高國民教育素質,自1968年起,台灣開始實施9年國民義務教育。
目前,義務教育在台灣的普及率幾乎達到了100%。
台灣教育的普及是台灣後來民主化以及經濟起飛的關鍵因素之一。
現在台灣政府已逐步推行12年國民義務教育,預計於2009年實施。

在高等教育方面,
戰後初期台灣僅有國立台灣大學、台灣省立農學院、
台灣省立工學院、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四所大專院校。
1950年代,為因應人才需求,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清華大學、
國立交通大學、東吳大學等大學陸續在台復校。
198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政府為平衡各地高等教育資源,
陸續新設或改制多所國立大學,亦鼓勵私人興學,
目前臺灣大專院校數量已突破160所。

台灣最高的學術研究機構是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會定期選出院士。
另外主要的研究機構還有工業技術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等。



文化與傳統

以河洛人為代表的河洛文化、客家人代表的客家文化與外省人帶來的新文化在臺灣島上共處融合。
同時,還有原住民所代表的南島文化。
除此之外,由於台灣日治時期長達50年,加上歐美對台灣的深深影響,
臺灣文化也染上了日本、歐美等地區的印記。

與曾經受到文化大革命洗滌和蘇聯文化影響的中國大陸相比,
臺灣文化具有更鮮明的傳統色彩。
很多在中國大陸已不被熟知或消失的中國傳統習俗在臺灣得到了傳承。
在漢民族之間,家族成為社會組織中重要的單位,
祖先崇拜等傳統性家族儀式現在依然發揮重要的作用。

以傳統的農曆作為基礎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在臺灣屬於公共假日。
也有不少深具台灣特色的民俗慶典,
如每年一度的迎媽祖、元宵節著名的地方民俗活動鹽水蜂炮、
王爺遶境儀式的東港燒王船、中元普渡時的頭城搶孤等等。

原住民文化各族各有特色,布農族文化為射耳祭(以箭射獸耳禱求獵穫豐收)與小米祭、
皮衣製作技巧、多音部合唱;
鄒族則是戰祭、收穫祭與揉皮技術;
賽夏族每二年舉辦一次矮靈祭;
達悟族的飛魚祭;
排灣族人的五年祭;
魯凱族的陶壺及琉璃珠製作、雕刻藝術;
卑南族則為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鋤草祭;
阿美族的無半音五聲音階等等。

在外來文化中,以日本文化對台灣的影響最大,
從以前的溫泉、日本酒、雜燴、和室等等,
到現在卡拉OK、電視劇、漫畫、動畫片、電視遊戲,
且目前臺灣有十幾個電視頻道播放日本節目,影響可謂深遠。
許多年輕人喜歡日本偶像明星、蒐集日本的流行資訊,
這些喜歡日本文化的青年人被稱之為哈日族。

歐美文化也對臺灣影響不少。
一方面是由於天主教與基督新教,在台灣地方文化中的角色,
如台語詩歌的改編,偏遠地區地方教堂的貢獻等。

此外,歐美教育在台灣教育界中往往被引為典範,
近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就是基於歐美教育的精神而制定的,
台灣的森林小學以及小留學生文化也是深受歐美的影響。

其他方面,諸如:
美國電影,已經強勢地壓縮台灣本土電影。
歐美的現代建築思想,如玻璃帷幕的摩天大樓,集合式的社區公寓,河濱公園等,
也影響了台灣的建築文化。



台灣意象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於2006年年初,
由民眾和網友以手機票選和網路票選出足以代表台灣的台灣意象24名,共有529,676票。

分別為布袋戲、玉山、台北101、台灣美食、台灣鮭魚、台灣島嶼圖、
阿里山、花蓮太魯閣、原住民圖騰、雲門舞集、總統府、日月潭、
客家桐花、歌仔戲、廟會、野百合、高雄愛河、蝴蝶蘭、
晶圓、圓山飯店、鳳尾蝴蝶、台灣獼猴、24小時的生活、元宵花燈。
民眾自行推薦的意象前五名包括KTV、小綠人、慈濟、台灣人的精神、淡水。



台灣經濟

臺灣經濟是一個由政府當局主管投資和逐漸減少的國外投資引導的動態的資本主義經濟體,
政府在經濟體系內扮演的角色逐步縮小。
實施市場經濟後,不論投資、消費或儲蓄等皆能自由選擇,
很多大型的國營銀行及企業逐步邁向私有化。
過去30年內,平均年均經濟成長率達到8%,
而出口導向政策賺取的外匯為工業化提供資金保證。
臺灣的外匯儲備是世界第3。
根據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顯示,臺灣地區人均國民生產毛額,
在1961年是153美元,2006年已成長至16,030美元。



經濟發展

在日治時期,臺灣在日本經濟上的地位是食糧補給基地,
僅有少數的食物儲藏加工業和輕工業。
國民政府遷台後,將臺灣視為武力反攻大陸的基地,奉行軍事優先的經濟政策。
自1960年代起,臺灣輕工業發展快速,重工業則居於次要地位。
政府為了增加出口換取外匯,還設立出口加工區來增加外貿收入。

到了蔣經國時代,為擺脫石油危機,政府致力推動十大建設,
為台灣石化業與重工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此時恰逢越南戰爭,美國向臺灣訂購大量物資,
這些因素都促使臺灣經濟快速起飛。
由於經濟發展成功,台灣遂晉身亞洲四小龍行列,
亦達到新興工業化國家水準。
之後政府注意到重工業在經濟中的地位,實行積極的產業政策,
設立中國鋼鐵、中國造船(今台灣國際造船和中國石油(今台灣中油)等大型國營企業,
亦有美國華僑返回臺灣設立電子廠,如台積電、聯華電子等也取得成功。

1980年代,政府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大力鼓勵內外廠商投資積體電路、電腦等高科技產業,
以耗能少、污染低、附加價值高的技術密集型科技產業取代傳統產業,
民間中小企業也被電子產業的蓬勃發展所影響。
臺灣的個人電腦主板產量位居世界第一,臺灣成為NIEs國家。

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由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副總統候選人呂秀蓮當選,
政黨輪替所造成的政經效應導致隔年經濟首次出現1947年以來的負成長。
另一方面,由於台灣的電子工業多為ODM,
除宏碁現為世界第三大電腦品牌、捷安特已成為世界知名高級腳踏車品牌外,
華碩、友訊、趨勢科技、微星科技、長榮集團等未來仍有發展空間。
中華民國政府至今(2007年)沒有完全打開台灣企業赴中國大陸投資的限制。
此外,民進黨政府提出了新十大建設,希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與新產業的養成。



經濟結構

臺灣經濟是全球第15大的經濟體系,特色為中小型企業眾多,
與日韓以財閥為主體截然不同。

經濟結構已經逐漸由高科技產業取代原先的勞力密集工業,
且農業在GDP中的比重從1952年的35%下降到2%。
至今形成服務業與高科技產業合計比例逐漸過半的形勢,
但也面臨傳統產業快速外移(特別是中國大陸的「磁吸效應」)的問題。

臺灣的電子工業對世界經濟舉足輕重,
大多數電腦電子零部件都由臺灣生產。
對外貿易是臺灣的經濟命脈,日本和美國長久以來一直是臺灣前兩大貿易夥伴,
但在2005年後退居二三名,
中國大陸成為台灣進出口貿易第一大國,
2006年進出口貿易前十名為:
中國大陸、日本、美國、香港、韓國、新加坡、德國、馬來西亞、沙烏地阿拉伯、澳大利亞。

另有部分轉向歐洲和東南亞市場,
臺灣還是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越南的主要投資來源,
此外,在中國大陸有5萬多個臺資企業,長期居留的臺商及眷屬則有上百萬人之多。



台灣交通

鐵路

台灣的主要鐵路是由國營的台灣鐵路管理局負責營運。
台鐵的路線主要包括西部幹線、北迴鐵路、南迴鐵路、東部幹線。
合計環島一周。
主要的列車型號包括負責長途客運的自強號、莒光號、復興號,及負責城際通勤運輸的區間車等。

在臺北都會區,捷運也是主要的鐵路運輸。
第一條捷運是1996年的木柵線,至今已形成雙十字路網。
高雄捷運也將在2007年通車。

2007年2月1日,臺北市到高雄市左營的台灣高鐵開始營運。
臺灣高鐵是規模龐大的BOT建設案。
其車體技術採用日本的新幹線系統,是日本新幹線系統第一次在非日本區域商業營運。
從臺北到高雄只需90分鐘。
高鐵的出現衝擊了臺灣航空業的經營。

在臺灣糖業與林業的繁盛期,還有專門的的糖業鐵路。
但在1980年代後,這些糖業鐵路基本都停止運營。
目前,臺灣還有兩條高山鐵路,即為阿里山森林鐵路和太平山森林鐵路。

公路國道

臺灣在基隆到高雄之間修建有中山高速公路和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以及台北至蘇澳的蔣渭水高速公路三條南北高速公路。
而省道更遍佈全島,許多客運公司專門經營在各大都市間的客運。
過去這項工作是由公營的臺灣汽車客運負責。

至於長途運輸方面,1990年代開始,
民營業者開始以低票價及豪華設備服務為號召,
大量搶佔原本由臺汽一家獨占的市場地位。
為了提升競爭力,2001年後,臺汽民營化,並更名為國光汽車客運。
目前臺灣的長途公路運輸以國光客運和統聯客運為市場龍頭。

空運

台灣目前有台灣桃園國際機場、高雄國際機場和臺中清泉崗國際機場三個大型國際機場。
在臺灣島內的各大都市間與臺灣本島和各離島之間,都有飛機穿梭。
台灣最主要的航空公司是中華航空公司及長榮航空公司。
除此之外,還有遠東、復興、立榮、華信等航空公司。

海運

台灣主要的貨櫃港有高雄港、基隆港、臺中港、花蓮港與蘇澳港。
另外還有較新的台北港和較古老的安平港。
高雄港是其中最大的港口,負責台灣60%以上的貨物裝卸與75%以上的貨櫃裝卸。

目前在臺灣本島與澎湖、金門等離島之間,船舶依然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
臺灣到澎湖列島之間的船舶有台華輪(高雄港)、今日之星(台南安平港)、
滿天星客輪(嘉義布袋港)。每日均有航班。
台東富崗港到蘭嶼和綠島之間也有航班。
臺灣本島到金門之間的航班則是從高雄港出發的金門快輪。
臺灣本島到馬祖之間,則有從基隆港出發的台馬輪和合富快輪。
另外可以從金門直接搭船前往中國大陸的廈門。



臺灣宗教

臺灣佛教知名廟宇:
萬華龍山寺臺灣對於宗教信仰接納度頗高,且政府與宗教之間亦無關聯,
舉凡佛教、道教等等宗教信仰皆有一定的追隨者。
就信仰人口而言,佛教與道教為台灣兩大宗教,
而其它宗教雖然較不普遍,但也擁有不少的信眾,
如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一貫道,
此外,新興宗教與氣功法門等廣義的宗教信仰,
在21世紀的台灣也各有不少的信徒,並常有相當活躍的傳教活動。

臺灣民間普遍祭拜著媽祖、土地公、關公、城隍、孔子等角色。
如今,佛教、道教等宗教在臺灣的區分已經非常曖昧,他們相互影響融合。
在寺廟中各種不同宗教的神靈被共同祭祀也是常見的事。
然而在原住民部落則多信仰基督教。
在台灣,民間宗教對社會生活依然保持著強大的影響力,
比方說舊曆(俗稱農曆)正月6日三峽祖師廟,
清水祖師誕辰祭典、3月23日的媽祖誕辰,5月10日的東港王船節,
7月15日的中元節和10月22日的青山王誕辰;
每逢這些節日皆有許多民俗活動傳承舉辦著,熱鬧者更可達兩天三甚至更久。



世界遺產潛力點

自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以來,
受制於國際社會的現實,中華民國一直無法簽署世界遺產公約,
因此目前臺灣沒有任何地點或景觀被登錄為世界遺產。

自從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開始推動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評估工作,
於2003年評選出12處具有登錄為世界遺產潛力的地點及景觀,
包括5處自然遺產、5處文化遺產、2處複合遺產,並在各地舉辦巡迴講座,
推動社區認同、基礎研究調查、保護措施等工作。

自然遺產潛力點

陽明山國家公園(台北市、台北縣)
棲蘭檜木林(宜蘭縣)
太魯閣國家公園(花蓮縣)
玉山(南投縣)
澎湖柱狀玄武岩(澎湖縣)

文化遺產潛力點

淡水紅毛城及周邊文化景觀(台北縣)
金瓜石及周邊文化景觀(台北縣)
卑南遺址(台東縣)
蘭嶼達悟族聚落及自然景觀(台東縣)
金門傳統聚落(金門縣)

複合遺產潛力點

阿里山森林鐵路(嘉義市、嘉義縣)
舊山線(苗栗縣、臺中縣)



台灣體育

台北小巨蛋為台北市在21世紀第一座興建的國際級體育館,最多可容納15,000人。
至今台灣多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的名義參加國際體育競賽,
目前臺灣實力較具國際水準的項目包括棒球、壘球、跆拳道、撞球、桌球、
羽球、網球、軟式網球、射箭、射擊等。
2004年雅典奧運靠著跆拳道選手陳詩欣、朱木炎奪下奧運參賽史上首兩面金牌。
2006年成棒隊在杜哈亞運拿下了第一面亞運金牌。
2009年於高雄市舉辦的世界運動會,將成為台灣首次主辦的國際性綜合運動會。
(詳見:中華台北國際大型運動會獎牌列表)

台灣棒球史

棒球可說是台灣最為受歡迎的運動,早在日治時期就已由日本引進台灣。
自從1968年台東縣紅葉少棒隊擊敗來訪的世界少棒冠軍日本隊後,
開啟了台灣三級棒球的黃金時代。
1990年,中華職棒正式成立,台灣成為繼日本、韓國之後亞洲第三個擁有職業棒球聯盟的地區。
之後一度因爆發簽賭打假球事件及台灣大聯盟的成立,導致觀眾人數銳減,
但在2001年主辦第34屆世界盃棒球賽並奪得第三名後,台灣棒球的熱潮再現。
在經過數年的棒球熱潮後,中華職棒的票房在2006年球季呈現大幅衰退,
一般認為與王建民掀起台灣球迷收看大聯盟的熱潮,
進而體認到台灣職棒競技水準與國外的差距,
加上認為中華職棒對自身問題(如成立二軍、球員待遇等)不能反求諸己所致。

早在日治時期就已有台灣棒球好手前往日本打球,
綽號「人間機關車」的吳昌征能投善打,於1995年進入日本職棒名人堂。
1980年至90年代,郭源治、郭泰源、莊勝雄因為在日本的優異表現,被稱為「二郭一莊」。
近年來則有許多球員赴美打拚,
目前已有陳金鋒、曹錦輝、王建民、郭泓志等人曾經登上美國職棒大聯盟的舞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遊神曾晞遨 的頭像
    遊神曾晞遨

    極上の綺麗な世界 -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遊神曾晞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