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四)離開「土津神社」後,接著往南駛去,国道121号往「芦ノ牧温泉」方向的山嵐美景沿途景色很美,其實福島縣山區都很漂亮,不論是金山町或下鄉町,都是山明水秀的田園風情。
這時看到知名的「会津芦ノ牧温泉 大川荘」趕緊拍張照,這是我非常想住的溫泉飯店,希望明年有機會來住看看。
約1.5小時車程來到了下郷町標高1640公尺的観音山西側,從「国道289号」右轉進來後,沿途的紅葉美景令人讚嘆,還能欣賞到廣闊的山景,不論今天紅葉是否理想,考察此景點後,未來會多安排在南東北行程裡。
「観音沼森林公園」位於在標高900公尺山麓處,周圍有著茂密的森林,是攝影師喜愛的紅葉絶景拍攝點,也是野鳥拍攝名所。從停車場就能看到令人動容的大景,出乎意料的是我在這裡遇到一組團客,感覺那位領隊找人找得很辛苦,會來這裡真的是內行人。
「観音沼森林公園」不用門票,入口處有廁所,適合在這裡散散步,全長3.2公里,有9條遊步道路線,我打算走環湖的一圈。
原來全名為「観音沼生活環境保全林」,將簡易地圖拍下來,就不容易迷路。
雖然観音沼的紅葉已經到尾聲,不甚理想,建議11月前造訪較佳,但這時期吊鐘花可是紅得正美啊!想起去年此時,分別在福岡縣「呑山観音寺」及兵庫縣「但馬安国寺」欣賞過,「吊鐘花(ドウダンツツジ)」春天會開花,秋天整株細長的樹葉會轉紅,屬於灌木的一種,樹高約1至3公尺,是台灣少見的紅葉。
我猜這座就是観音山吧,下次我會抓準時間來。
観音沼森林公園是很多部落客來過的紅葉名所,很清幽休閒的地方,沒想到除了日本團客之外,今天也遇到台灣團客,看來已經不是秘境了。
看到造型獨特的木造鳥居。
這裡是真言宗「嶽観音堂」,為「御蔵入三十三観音第13番札所」,由奈良時代征夷大將軍「坂上田村麻呂」東征時所建,推算有1200年以上的歷史。
建築為禅宗様式的方三間方形造,有著華麗的彫刻,供奉「聖観音菩薩」,観音沼的地名也是因此而來。
滿地的落葉對山上而言秋季快結束了,但對山下而言才剛開始轉紅,畢竟現在才11月上旬。
由於観音沼有許多浮島,走到這裡才有比較完整的水面,這樣拍倒影才好看。
観音沼森林公園雖然過了紅葉最盛期仍是很美,許多日本老人帶著腳架來拍照。
環湖的沿途一直在找観音沼絕佳的拍攝點,但其實根本不用找,看到哪邊三角架最多跟著過去就對了,果然這裡的位置看過去對岸,不僅落葉較少,也有夢幻倒影,沒想到11月還能拍到這樣的景色,真是幸運。
拍攝観音沼時有位熱情的日本大哥跟我搭話,聊著聊著他說來過台灣5次,我說來過日本23次,然後他就愣住了。
希望下次造訪能看到如下方影片般的美景,自己考察不理想無妨,但安排行程我一定堅持「對的時間去對的景點」。
離開前在廁所看到這張「日本ウォーキング協會」(日本健走協會)辦的活動,高中生以上費用500元,國中生以下免費,有五公里及十公里兩種路線,但我注意到的是10月27日這日期,也就是說11天前應該就是紅葉最盛期了,我也好想加入這個協會呀!
接著驅車前往「雪割橋」,大約半小時車程左右,途中看到有不少人臨停在一處空地,我想應該是有絶景可以拍,便跟著停車拍照,的確是很遼闊的景色。
來到最後一處福島縣景點「雪割橋」,顧名思義是個賞雪名所,但秋天紅葉也很美,阿武隈川以此橋為中心點,前後共約4公里的溪段被稱為雪割溪谷,冬天從拱型紅色鐵橋上眺望,可看到溪流緩緩地流過,彷彿將整片雪地割開般,也因此得名雪割橋。
雪割橋展望台則是一流的攝影拍攝點,在這裡能捕捉到紅葉與鐵橋的經典畫面。
位於西郷村的「雪割橋」,長約82公尺、距離谷底高度約50公尺,是阿武隈川上流的拱型鐵橋,也是「甲子高原」知名景點。
拍完遠景版的「雪割橋」,接著來橋上走一圈,景色彷彿是迷你版的「小安峽河原湯橋」,可惜這裡正在施工,橋的後方是建到一半的新橋,因道路幅員狹小、橋身超過五十年過於老舊,才有「雪割橋の下部工・函渠工工事」,預計2020年完工。
除了鐵橋、溪流、紅葉,這裡的柱状節理及絕壁也是一大亮點,尤其深秋的「雪割渓谷」特別美。
雪割橋位於西鄉村,這裡的林蔭大道非常美,国道289号從太平洋側的福島縣到日本海側的新潟縣,是橫斷日本的紅葉公路。
課後總結、講評與重點整理:
※下郷町標高1640公尺的観音山西側,從「国道289号」右轉進來後,沿途的紅葉美景令人讚嘆,還能欣賞到廣闊的山景,「観音沼森林公園」位於在標高900公尺山麓處,周圍有著茂密的森林,是攝影師喜愛的紅葉與野鳥拍攝名所,從停車場就能看到令人動容的大景。
※真言宗「嶽観音堂」為「御蔵入三十三観音第13番札所」,由奈良時代征夷大將軍「坂上田村麻呂」東征時所建,推算有1200年以上的歷史。建築為禅宗様式的方三間方形造,有著華麗的彫刻,供奉「聖観音菩薩」,観音沼的地名也是因此而來。
※「雪割橋」長約82公尺、距離谷底高度約50公尺,是「甲子高原」知名景點,顧名思義是個賞雪名所,但秋天紅葉也很美,阿武隈川以此橋為中心點,前後共約4公里的溪段被稱為雪割溪谷,冬天從拱型紅色鐵橋上眺望,可看到溪流緩緩地流過,彷彿將整片雪地割開般,也因此得名雪割橋。
※景色彷彿是迷你版的「小安峽河原湯橋」,可惜這裡正在施工,橋的後方是建到一半的新橋,因道路幅員狹小、橋身超過五十年過於老舊,才有「雪割橋の下部工・函渠工工事」,預計2020年完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