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街小巷裡,隨處可見各種形形色色的餃子館座落其間,
水餃也已儼然成為國人日常生活中必備的美食之一。
說起水餃的起源,早在距今約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魏晉南北朝時代,
就有被稱為「餛飩」的水餃,由於「餛飩」造型特殊且味鮮料美,因此迅速地風靡全國。
後來餛飩改變了外貌,便由餃子延續這種奇特的月型模樣而流傳迄今。

及至宋、元之際,水餃又名為「角子」或「角兒」,
主要在江南的汴京、臨安等地的市場中販售,以水晶餃及燕餃等形式出現。
明朝以降,因北方人讀角作「矯」,所以又稱「餃」,並將其納入春節時令產品,
其中以椿樹餃子最受喜愛。
到了清代以後則改名為諺語。
在當時著名的食譜《調鼎集》裡,亦記載了幾種餃子的作法。

明朝以後,因為餃子外型近似元寶,有招財進寶的意味,
故在逢年過節或是新春之際,總會在餐桌上端出盤熱騰騰的水餃來沾沾喜氣。
此外,除夕夜亥時一過後的子時,即是新的一年的開始,
因此亦利用子時(即交子,為餃子的諧音),來象徵萬象更新的意思。

水餃由來的傳說有三:

一、醫聖篇:

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東漢末年,各地灾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
南陽有個名醫叫張機,字仲景,自幼苦學醫書,博采眾長,成爲中醫學的奠基人。
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麽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
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

張仲景在長沙爲官時,常爲百姓除疾醫病。
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
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走到家鄉白河岸邊,
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裏非常難受,决心救治他們。
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
但他心裏總挂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
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
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
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
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
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
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
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
大年出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在初一早上吃。
人們稱這種食物爲「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
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爲流傳。
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裏仍記挂著張仲景的恩情。
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二、努爾哈赤篇:
 
傳說三百年前,東北長白山的山腰上,有個小村莊,村民們過著平靜快樂的生活。
有年村子後山,出現一隻凶猛的野獸,常到村內叼走小孩、吃掉牲畜,
從此村民無法安寧過日子。
  
這年除夕前,有位年輕人到山上打獵,因遇暴風雪,只好暫避此村。
年輕人進到村中,見村民個個愁眉苦臉,心中不解的問:
「要過年了,為何大家愁容滿面?」
村人回答:
「有隻大猛獸,隨時來村子攻擊人,我們哪有心情過年啊!」
年輕人聽了,忿忿不平的說:
「別擔心,我替你們除害!」
到了晚上,年輕人獨自前往怪獸出沒地點,和怪獸單打獨鬥。
  
天亮了,村民看見年輕人疲憊地拖著怪獸回村,大家高興得對他磕頭道謝,
並把怪獸的肉包在麵皮裡,做成食物,歡喜的慶祝新年。
此後,每年除夕,村人都要做這種稱為「餑餑」的食物來吃。
  
不久,年輕人統一天下,做了清朝的開國皇帝清太祖,
清廷為了不忘本,每逢過年都會吃餑餑。
慢慢的,過節吃餑餑的習慣便傳到全國。後人又將餑餑稱為水餃。

滿族將麵食統稱為「餑餑」,其中,饅頭蒸後會有裂口,被喻為懷喜之意,
而有「笑餑餑」之稱,東北人也用它來祭拜土地公及財神爺,祈求無災無難,整年平安笑滿懷。



三、民間故事篇:

一個孝子,家很窮,但人很努力,上有老母,老母生病愈來愈嚴重且說自己想吃元寶,
孝子非常不捨也很疑惑,他沒錢買元寶,
又不知元寶怎能做成吃的,總之就是無計可施。
老母快死之時,或許老天感動,讓孝子做夢,
有人在夢中說將肉與麵皮弄成像元寶的樣子給老母吃即可治癒老母之病,
孝子醒後覺得此夢不可能是真的,但還是試了。
結果當然是皆大歡喜,老母病好了,水餃也被發明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遊神曾晞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