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春秋戰國時代流行的特殊風尚,
這是國君或貴公子儲備人才、培植勢力的一種方法。
士的流品很雜,他們多投身王侯將相或公子之門而為食客,戰國時代這種風氣特盛。
例如魏文侯、齊宣王、燕昭王都是養士的名主;
齊的孟嘗君(田文)、趙的平原君(趙勝)、魏的信陵君(魏無忌)、楚的春申君(黃歇),
世稱養士四公子。
此外,秦相呂不韋、燕太子丹等,也都以養士聞名。
國君或貴公子待士,態度謙卑,不恥下交。
他們所以如此,一則藉養士提高自己的聲譽和國家的威望;二則遇有危難,士有時確能為其策畫效命。
例如長平戰後,邯鄲危殆,為了請求楚魏救趙,
平原君的毛遂、信陵君的侯嬴,都留下了動人的故事。
荊軻為燕太子丹謀刺秦王,更是傳頌千古。

在當時,戰國四公子,皆禮賢下士,喜結交賓客。
呂不韋居強秦,養士卻不及此四人,於是廣招天下賢士,分給厚賜,以至有食客三千人。
當時諸侯中多有能言善辯之人,如荀子之類,書遍佈天下。
呂不韋就讓其客人人寫下所見所聞,彙集在一起,分類為萬物古今事之大成,
故名之為《呂氏春秋》,還把此書放在咸陽市門,
並懸賞千金請諸侯遊士有能增減一字者,賞千金。

食客,又稱門客,古時的貴族為了鞏固其地位,都會專門招收人才。
凡是投奔到其門下的,他們都收留下來,並供養他們,
這些被供養的人就稱「食客」。
食客會為他們的主人服務效勞,如出謀獻計,或預卜前程,趨吉避凶等。
此外,貴族們在遠行時或會見重要人物時,也會隨身帶著食客,以便隨時可以為其效勞。

戰國時代養士之風風靡一時,
養士著名的「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
魏信陵君魏無忌因禮賢下士,
「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
趙平原君趙勝「豪傑之士,多在君之右」,得敢死之士三千人。
齊孟嘗君田文「傾天下之士,食客數千人」,甚至「招致天下任俠,奸人入薛中蓋六萬餘家」。
秦呂不韋招士,養食客三千人。編纂《呂氏春秋》,也當以文士為主。
食客成分複雜,其中必有部分為文士。
這些士掙脫了奴隸制的束縛,周遊列國,奔走呼號,發表自己的見解,活躍了戰國時代的學術空氣。



感想:

士為知己者死,不知道有沒有人願意養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遊神曾晞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