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由北至南分為北海道地區、東北地區、關東地區、中部地區、近畿地區、中國地區、四國地區、九州地區、沖繩地區等九大地區。而我第一次去日本是10歲時全家去沖繩旅遊;2007年去了東京;2008年去了九州;2014年2月去了廣島、岡山;4月去東北賞櫻;6月去名古屋、立山黑部;11月去靜岡、東京;今年4月去關西賞櫻;5月初去九州;5月底去北海道;加上7月這趟四國,便完成了日本九大地區滿喫。
若之後再去日本,去過的地方會採自由行方式,而細分後像南九州、新潟、道東道北、山陰、睽違二十多年的沖繩,我還是會先跟團走完基本款行程。
因為這團是松山包機早去晚回,04:20要飛,所以我凌晨一點就到機場了,在桃園機場用手機看真人版電影「魔女宅急便」打發時間,電影拍攝地是即將要去的小豆島,所以想先看一下景色。
我們這團將近三十人,南卡颱風才剛離開四國,我們是跟著颱風尾巴飛過去,還好能順利抵達,其中有部分團員原本是報名7/17的出雲包機行程,因為颱風而取消航班,所以移團來7/18的四國團,不過這是值得的,因為四國團比較貴,他們不用補差價,而且行程我早研究過,非常深度且充實。
我們抵達松山空港大約07:30,跟去年東北賞櫻花卷包機一樣,出海關就有人列隊歡迎,還有吉祥物可以合照,送我們一人一袋小禮物,松山空港比我們台北松山機場還小,看到便利商店很多橘色商品,原來四國盛產蜜柑,也就是椪柑橘子之類的,就連當地吉祥物MICAN都像個橘子一樣。
— 在 ANA 松山空港 - Matsuyama Airport
沿途兩旁都是土產店,剛開始這裡給我的感覺像是在爬和歌山的紀三井寺,但金刀比羅宮不愧是日本最難走的寺廟,所有人都氣喘吁吁,我也是飆汗到全身濕透,很慶幸颱風剛離開還算涼爽,直到我們要離開這裡太陽才完全冒出頭,日本最近高溫讓不少人中暑掛掉,所以我隨時帶瓶水補充水份。
和三盆(わさんぼん Wasanbon)是一種原產自日本香川縣和德島縣等四國地方東部的糖,和三盆是一種黑砂糖,色澤淡黃而顆粒勻細,「三盆」之名來自其製作工藝「盂蘭盆會上三度研磨砂糖」(盆の上で砂糖を三度「研ぐ」)。
德島縣生產的和三盆叫做「阿波和三盆糖」,而香川縣則叫做「讃岐和三盆糖」。也被當做一種貴重的特產來出售。
抵達本宮後才知道這裡多高、風景多優美,我本來還想繼續挑戰更高的奧社,但因風災危險而拉封鎖線,禁止進入,我參拜完後便去買御守,這個四國之旅只有一個寺廟行程,但我卻在這花了日幣六千收集御守,下山時也買了金字扇子,才日幣一百,超便宜!
金刀比羅宮(ことひらぐう)是位於日本香川縣仲多度郡琴平町的神社。舊社格為國幣中社(現神社本廳的別表神社)。
日本全國金刀比羅神社、琴平神社、金比羅神社之總本宮。此宮供奉海上交通之守護神,因此不少造船廠或是船東於新船下水啟用前會前來祈求航行平安,因此本宮旁的繪馬殿可見到掛滿祈求平安後留下的各種民用、軍用、政府用甚至外國船隻及船用引擎的照片。
— 在中野うどん学校
烏龍麵(うどん、Udon),在香港被稱為烏冬,是一種源自日本的以小麥為原料製造的麵體,在粗細和長度方面有特別的規定。
根據香川縣的口頭傳說,空海(弘法大師,西元774─835)由唐國帶回烏龍麵的製法,拯救了讚岐當地的貧民。
因為瀨戶內海雨水稀少,很難種米而傳授給讚岐人,一般認為,這就是現在的讚岐烏龍麵的原型。
吃完我們就去逛附近商店,先買了件衣服替換,之後逛了金陵酒廠,這裡賣的甘酒還真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