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寶寶(さるぼぼ,Sarubobo),又稱飛驒娃娃、飛驒猴寶寶(我稱它為殺戮波波),這是在日本本州中部的飛驒地區廣泛流傳的一種吉祥物,其標準特徵是頭、手、足皆為紅色,沒有五官,手足末端呈尖狀,戴著黑色的頭巾,穿著黑色的金太郎式肚兜,姿勢為「大」字形。近年為求花俏多變,也可以看到黃、綠、藍等許多顏色的組合,有的也會加上眼睛和嘴巴,姿勢也更有變化。
「さるぼぼ」的「ぼぼ」在飛驒方言中是「嬰孩」之意,因此「さるぼぼ」即是「猿寶寶」的意思。冠以「猿(さる)」除了是因為其外型之外,也有「災厄遠離(災いが去る,『去る』音同『さる』)」、「圓滿(『圓』音同『猿』)」、「良緣(『緣』音同『猿』)」及希望孩子如猿般活潑健壯的寓意在。
猿寶寶確實的起源已不可考,但歷史相當久遠,古時是農閒時大人做給小孩子的玩具,後來因其吉祥的寓意,所以也被拿來作為吉祥物和護身符。今日的用途雖然也差不多,但猿寶寶已成為飛驒地區的觀光特色象徵及土產,散見於各式物品上。
與猿寶寶類似的物像在奈良縣也可發現,是在奈良町的庚申堂及民家屋簷下吊掛著稱為「替身猿(身代わり猿)」或「祈願猿(願い猿)」的物品,但蜷曲的姿勢和猿寶寶的「大」字形相當不同。
日本正中央的岐阜縣,以群山綿延的飛驒地區與河水清澈的美濃地區為標誌,被譽為「飛山濃水」。隱匿在險峻叢山、峽谷中的飛驒高山地區,以保留有合掌式建築著稱,更以技藝精湛的飛驒工匠享有盛名,他們不僅以靈巧的雙手修建出諸多著名的寺院建築,更以其傳統技藝創作出獨具特色的傳統工藝品,如:漆器、木雕、陶瓷器、木製家具等工藝品,而被譽為民間工藝品的寶庫。
其中,最充滿鄉土氣息的鄉土玩具便是「飛驒猴寶寶Sarubobo」了,這個戴著頭巾、穿著肚兜、手腳尖尖、沒有五官,呈大字型的紅色布偶,是以前飛驒居民在小孩子出生後,親手縫製作為保佑小孩健康平安成長的護身符。
為甚麼是猴子呢?這是因為猴子的日文「猿」訓讀時與「去る」相同,取其音作為消災之意,如果以音讀則與「緣」相同,象徵家内圓滿、良緣、子緣。
以前的猴寶寶都是以紅色的布縫製,那是因為當時的人們認為紅色的布可以預防天花等流行病。
很多人都很好奇,為甚麼飛驒猴寶寶沒有五官呢?有人說,因為是護身符所以故意不要有形,但是也有人認為,因為沒有五官,所以可以依著自己的心情去想像他的表情,創意無限。
現在,猴寶寶已是飛驒高山最著名的吉祥物,更衍生為多種顏色︰紅色是家庭運;黃色是金運;粉色是戀愛運;綠色是健康運;紫色是成功運;藍色是學業運;黑色是去除厄運。
更有餅乾、點心、鑰匙圈、手機吊飾等系列商品,在以古老的民宅感建成的「飛驒之鄉」民藝教室,遊客也可以學習飛驒地區傳承久遠的工藝品諸如草編、「猴寶寶」玩偶等民間工藝品的製作,有機會不妨親手去作個猴寶寶帶回家,相信也可以為你帶來健康和幸福的。
飛驒娃娃さるぼぼ Sarubobo意為猴寶寶,Saru(猿)取其同音字「緣」的含意,而bobo則是小孩、寶寶的意思,飛驒娃娃沒有五官。飛驒娃娃的由來有一說是因為早期貧窮的農婦們因為沒有錢可以買童玩給小孩,所以就順手用身邊的碎布隨意縫製了人形的玩偶給小孩當玩伴,久而久之演變成飛驒高山地區小孩子們的平安護身符,每個小孩都會有一個,不過到了現在,飛驒娃娃從原本的紅色發展出各種不同顏色,每種顏色都代表了不同的祝福意義,也變成觀光客最愛的紀念品了。
以下照片是2014年6月我去中部立山黑部所拍攝到各式各樣的飛驒娃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