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年初六是「極上武陵農場賞櫻」二日遊的日子,上午八點於台北出發,首先前往12月曾帶團來過的三星鄉「蔥寶寶體驗農場」上星食品觀光工廠。本篇遊記再度受到天下雜誌集團《康健雜誌》青睞,將我設計行程的思維理念與帶團經驗分享給大家,請參閱:https://club.commonhealth.com.tw/article/3211
為了方便賞花所以今天餐食自理,擔心大家帶乾糧沒有熱食吃,就安排來體驗手作蔥餅DIY,可以品嚐自己做的蔥餅。
這裡的蔥給得很大方,滿滿加進去就對了!12月帶「福山植物園」的團來這裡也是玩得很開心。
將蔥餅拉長後,捲成螺旋狀就完成了,待會煎好就能品嚐蔥餅好滋味。
大家吃了蔥餅稍微果腹後就接著前往大同鄉,先去「祥發茶香煙燻滷味」購買去武陵農場野餐零嘴,之後便一路來到「台7甲2km八重櫻花林」,這裡又稱櫻緣青邨。
今天八重櫻也盛開,不少遊客在此拍照,拍完後繼續驅車前往武陵農場。
離開櫻緣青邨,一路駛向武陵農場,經過「思源埡口」時看到紅紅綠綠的景色很美,跟秋天完全不一樣,趕緊拍攝下來。
抵達「武陵農場」已經是下午兩點,我刻意規劃晚去晚回,除了欣賞夜櫻之外,就是要避開人潮,看到遊客們陸續搭國光號下山,拍照才不會都是人,停好車後從「花坊」一路走向「武陵茶莊」。
首先前往「武陵茶園」,五年前跟團來武陵農場賞櫻也是以茶園的櫻花為主,現在換我帶團來當然要停留更久,因為我以前是旅客所以知道旅客想要的是什麼,預計五點集合,三小時自由賞櫻,時間非常充裕。
武陵茶園又稱「兆豐櫻花林」,許多攝影愛好者都聚集在此。
我在這裡又被人認出來,原來是2019年5月跟我一起同遊西日本賞紫藤的林大哥,他昨天來武陵農場露營,我們邊聊邊賞花,希望疫情能趕快結束再去日本玩,遊記請參閱:「極上西日本紫藤絕景」。
過了「京華橋」,武陵路往觀魚台方向,這段又稱為「波浪道」,是我認為武陵農場中櫻花最美的地方,抓對角度就能拍出日本櫻花隧道的美感。
跟部隊一樣也有中山室,果然有榮民與退除役官兵的風格。
茶莊附近的梅花開得又香又漂亮。
走回到蔣公銅像的停車區,到車上拿滷味坐在涼亭品嚐。
野餐之後往遊客中心方向慢慢賞花,紅粉佳人是武陵農場獨有的品種,以日本昭和櫻與中國櫻桃雜交培育而成,適合生長於海拔1700公尺的冷涼山區,花期在二月中至二月底。
然後在遊客中心二樓喝咖啡到五點,招牌冰釀咖啡真的好喝!
五點了便集合大家,上車開往桃山瀑布方向,記錄沿途的櫻花美景。
接著回頭往露營區開上去,紀錄露營區至雪山登山口的春櫻景色。
到了雪山登山口後,拍攝夕陽版「天空之鏡」的絕景,帶大家拍出網美照。也順便幫其他遊客拍網美照,她們還跟我要了名片,希望以後能同遊日本。
可惜滿天繁星的倒影要半夜才能捕捉到,在此住宿比較容易拍到。
回到露營區,在營位休息吃滷味,這時間的露營區很有氣氛,有各種豪華又漂亮的帳篷,雖然我有訂到營位,但今晚沒有露營的打算,讓大家住三星鄉「馬堡民宿」比較舒適。
等六點半天都變黑了我們就驅車下山,停在遊客中心拍攝夜櫻,武陵農場的夜櫻真的很美。
大家拍到滿意後,我們就下山前往三星鄉,今天的武陵一日遊停留了五個小時左右,比秋天賞楓一大早出發,然後兩點半離開還待得更久,這樣規劃不僅能錯開人潮、車潮,還能悠閒地慢慢賞花,這就是我規劃旅遊的特色。
下山來到思源埡口附近遇到大濃霧,這裡是多霧地帶,右側水溝沒有水溝蓋,司機路邊停車時不慎將右前方車輪陷入水溝,這時氣溫很低,我讓大家趕緊上車避寒,並攔下一輛卡車,好心的大哥載我到附近的「勝光派出所」求助,值班員警提供我道路救援電話,大約等半小時左右,救援吊車就來接我過去。
障礙排除後繼續驅車下山,車公司安排另一輛九座賓士車到民宿交接,讓原車開回去檢查,這就是找我們這種合法旅行社與車公司出遊才有的保障,若換作是網路揪團跑單幫的車主那就不好說了,總之明天會換新的車輛與司機載我們出遊。
因為大家累了不想逛夜市,我們在便利商店買了些食物後就回房休息。「馬堡民宿」被美麗的三星鄉農田包圍,還有可愛的小馬在草地上,因為民宿主人很喜歡馬,收藏跟馬兒相關的畫作、藝術品,甚至是馬鞍製作的座椅喔!前院還可以烤肉,適合三五好友來包棟遊玩。
民宿訂房電話:0910-035-699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中興路一段322巷16號
相關網頁介紹:
帆帆貓a幸福旅行台 https://fanfancat.pixnet.net/blog/post/230526538
Miu Miu Lin妙妙琳日本就學工作奮鬥記 https://miumiuloveu.pixnet.net/blog/post/557246143
在路上。Sylvie photography https://www.facebook.com/Sylvie.tw/posts/853999628518044
梅洛琳 http://blog.udn.com/mttt8280/162122909
梗梗探索星球 https://change100.pixnet.net/blog/post/35362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