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代的讀書人不再崇尚治國的經世之術,
轉而崇尚玄學,清談則是流行於士大夫之間的一種流行的風氣,
拋開現實談一些很玄的道理。
清談的風氣起於魏晉之時的何晏、王弼二人,
本來只是談老莊思想,崇尚虛無、柔弱,
後來的人為了表示自己的不拘泥於禮、法,
顯示自己什麼都不在乎的曠達和自然率真,
甚至過於輕浮,當時有所謂「竹林七賢」,
例如有人曾一連醉六十天、有人十幾天不洗頭、不洗臉。
這些對當時禮法的輕視也都是為了逃避政局上的亂而來的。
這些清談家所討論的東西就稱為玄學,以老子、莊子、易經這三部書為主,
號稱「三玄」,東晉以後因為佛學的流行,佛法也融在玄學中。
清談在某些方面使文學有另一進步,
但卻造成士人、社會普遍清極的人生觀,
東晉南朝始終不能恢復中原,和此種清談的風氣就有關係。
清談對中國學術發展影響深遠,現就其盛行原因加以分述:
首先,東漢末年至魏晉期間,篡奪頻生,士人屢遭殺戮,
才智之士,對政治態度消極,為求明哲保身,相率以談玄為務。
其次,魏晉以來,世變日亟,生靈塗炭,
士人為逃避現實,遂奢談老、莊、周易,不問世事,以求心靈之慰藉。
再者,就學術發展而論,漢代經學日趨煩瑣,名節禮法亦流於虛偽,
為士子所鄙棄,士人為追求個性及思想之解放,清談玄學於是盛行。
另一方面,魏晉佛道盛行,其消極之出世思想正合士人之需要,
作為精神寄托,因而助長清談玄學之風氣。
總括而言,魏晉清談玄學之盛行為儒學之反動,對魏晉政治、社會影響深遠。
清談對當代及後世政治、社會影響甚深,現分述如下:
政治方面:
晉室公卿身負重責而日務清談,國事委諸幕僚,致使政治敗壞。
西晉之滅亡,東晉之不思復國,皆與此有關。
其次,執政者不論世事,從事清談,對外族之坐大,
不作防範,遂引致五胡亂華。
社會方面:
士族既徹底破壞傳統禮教,於是縱情酒藥,
甚而垢面裸身,行為怪誕。
再者清談內容大都虛無消極,對現實採取逃避態度,
影響所及,但覺人生哀樂相隨,凡事不必強求追取。
總括而言,魏晉談誤國,使漢室不振,被外族入侵,
形成五胡亂華之局,此為史家所咎病之處。
清談對文學之影響:
士人多發空論而少著文章,為文寫詩,亦以談玄為主。
清談對學術之影響:
魏晉士人將道家思想闡釋儒學,並以精練文辭解說經學,
避免東漢章句訓詁繁瑣之流弊;清談風氣盛行,
士人思想解放,為文學、書法、繪畫等帶來新發展。
轉而崇尚玄學,清談則是流行於士大夫之間的一種流行的風氣,
拋開現實談一些很玄的道理。
清談的風氣起於魏晉之時的何晏、王弼二人,
本來只是談老莊思想,崇尚虛無、柔弱,
後來的人為了表示自己的不拘泥於禮、法,
顯示自己什麼都不在乎的曠達和自然率真,
甚至過於輕浮,當時有所謂「竹林七賢」,
例如有人曾一連醉六十天、有人十幾天不洗頭、不洗臉。
這些對當時禮法的輕視也都是為了逃避政局上的亂而來的。
這些清談家所討論的東西就稱為玄學,以老子、莊子、易經這三部書為主,
號稱「三玄」,東晉以後因為佛學的流行,佛法也融在玄學中。
清談在某些方面使文學有另一進步,
但卻造成士人、社會普遍清極的人生觀,
東晉南朝始終不能恢復中原,和此種清談的風氣就有關係。
清談對中國學術發展影響深遠,現就其盛行原因加以分述:
首先,東漢末年至魏晉期間,篡奪頻生,士人屢遭殺戮,
才智之士,對政治態度消極,為求明哲保身,相率以談玄為務。
其次,魏晉以來,世變日亟,生靈塗炭,
士人為逃避現實,遂奢談老、莊、周易,不問世事,以求心靈之慰藉。
再者,就學術發展而論,漢代經學日趨煩瑣,名節禮法亦流於虛偽,
為士子所鄙棄,士人為追求個性及思想之解放,清談玄學於是盛行。
另一方面,魏晉佛道盛行,其消極之出世思想正合士人之需要,
作為精神寄托,因而助長清談玄學之風氣。
總括而言,魏晉清談玄學之盛行為儒學之反動,對魏晉政治、社會影響深遠。
清談對當代及後世政治、社會影響甚深,現分述如下:
政治方面:
晉室公卿身負重責而日務清談,國事委諸幕僚,致使政治敗壞。
西晉之滅亡,東晉之不思復國,皆與此有關。
其次,執政者不論世事,從事清談,對外族之坐大,
不作防範,遂引致五胡亂華。
社會方面:
士族既徹底破壞傳統禮教,於是縱情酒藥,
甚而垢面裸身,行為怪誕。
再者清談內容大都虛無消極,對現實採取逃避態度,
影響所及,但覺人生哀樂相隨,凡事不必強求追取。
總括而言,魏晉談誤國,使漢室不振,被外族入侵,
形成五胡亂華之局,此為史家所咎病之處。
清談對文學之影響:
士人多發空論而少著文章,為文寫詩,亦以談玄為主。
清談對學術之影響:
魏晉士人將道家思想闡釋儒學,並以精練文辭解說經學,
避免東漢章句訓詁繁瑣之流弊;清談風氣盛行,
士人思想解放,為文學、書法、繪畫等帶來新發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