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曾指出,
人一生約會走40萬2千公里,等於繞地球赤道5周,
為了走更長遠的路,絕對要選雙好的走路鞋。
完全平底未必好
(X)完全平底的鞋反而不符合人體工學,
腳踝肌腱(阿基里斯腱)在鞋子完全沒有高度的情況下,
反而會被拉緊,走久易痠痛。
(O)理想平底鞋跟要有1∼2公分的高度,腳踝肌腱才會處於最舒適狀態。
鞋底要軟對位置
(O)理想走路鞋的鞋底可彎曲,彎曲點在前1/3處,
因為腳底後2/3為足底筋膜,鞋子後2/3如果過軟,就無法提供足夠支撐。
(X)鞋尖朝下彎壓,如果整個鞋底都可隨意彎曲,就表示過軟,
戶外走久會使大拇趾骨處痠痛。這種軟鞋只能在室內走動。
辨別真、假皮
(O)舒適的走路鞋最好是真皮,真皮柔軟具延展性、透氣不易發臭且較耐用。
只要是牛皮、羊皮等動物皮,只要用手指稍微撐開,都可看到不甚平滑的毛細孔。
(X)人造皮再怎麼用力撐都看不出毛孔,而且假皮紋看來會很規則。
後護跟 不要太軟
(O)用拇指和食指夾壓後護跟,要稍有硬度,才能提供腳跟及腳踝一定支撐。
(X)太軟的後跟支撐度不夠,造成腳跟不當施力,容易痠痛和形成蘿蔔腿。
後跟要有彈性
走路每跨出一步,就有體重的0.7至1.5倍重量落在腳底,
反作用回衝到足踝關節、膝關節,
甚至會影響頸椎,嚴重可能造成膝關節衰退、腰或肩頸痠痛。
為減低衝擊,鞋底一定要有彈性軟墊,才能避震。
如圖用手指按壓鞋墊測試軟度,要感覺略有彈性才行。
內側最好有支撐
按壓鞋子內側中後方,要加軟墊或硬襯支撐,
因為人走路時腳掌並非直直踏,
而是腳跟先著地後,稍微往內旋再回正,
因此腳內側需要更好的支撐,
不然走久小腿肌肉及前面的脛骨會痠痛。
人一生約會走40萬2千公里,等於繞地球赤道5周,
為了走更長遠的路,絕對要選雙好的走路鞋。
完全平底未必好
(X)完全平底的鞋反而不符合人體工學,
腳踝肌腱(阿基里斯腱)在鞋子完全沒有高度的情況下,
反而會被拉緊,走久易痠痛。
(O)理想平底鞋跟要有1∼2公分的高度,腳踝肌腱才會處於最舒適狀態。
鞋底要軟對位置
(O)理想走路鞋的鞋底可彎曲,彎曲點在前1/3處,
因為腳底後2/3為足底筋膜,鞋子後2/3如果過軟,就無法提供足夠支撐。
(X)鞋尖朝下彎壓,如果整個鞋底都可隨意彎曲,就表示過軟,
戶外走久會使大拇趾骨處痠痛。這種軟鞋只能在室內走動。
辨別真、假皮
(O)舒適的走路鞋最好是真皮,真皮柔軟具延展性、透氣不易發臭且較耐用。
只要是牛皮、羊皮等動物皮,只要用手指稍微撐開,都可看到不甚平滑的毛細孔。
(X)人造皮再怎麼用力撐都看不出毛孔,而且假皮紋看來會很規則。
後護跟 不要太軟
(O)用拇指和食指夾壓後護跟,要稍有硬度,才能提供腳跟及腳踝一定支撐。
(X)太軟的後跟支撐度不夠,造成腳跟不當施力,容易痠痛和形成蘿蔔腿。
後跟要有彈性
走路每跨出一步,就有體重的0.7至1.5倍重量落在腳底,
反作用回衝到足踝關節、膝關節,
甚至會影響頸椎,嚴重可能造成膝關節衰退、腰或肩頸痠痛。
為減低衝擊,鞋底一定要有彈性軟墊,才能避震。
如圖用手指按壓鞋墊測試軟度,要感覺略有彈性才行。
內側最好有支撐
按壓鞋子內側中後方,要加軟墊或硬襯支撐,
因為人走路時腳掌並非直直踏,
而是腳跟先著地後,稍微往內旋再回正,
因此腳內側需要更好的支撐,
不然走久小腿肌肉及前面的脛骨會痠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